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84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59篇 |
预防医学 | 102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有元素铊对人体的毒性因一系列中毒事件的出现而广受重视。近10年来,铊中毒的作用机制和救治措施成为研究热点。初步研究表明,铊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浓度最高的是肾脏,其次为唾液腺。以离子状态存在的铊可以取代体内的钾离子,影响钾离子参与的生理功能及神经信号传导,并影响一系列酶的活性,使之失去正常功能。此外,铊还能拮抗钙离子,从而影响心脏功能、与核黄素结合干扰生物氧化等途径。在临床上,铊中毒可见周围神经中毒症状、胃肠道症状、黏膜炎症、毛发脱落和视力受损等。24h尿液中铊浓度检测为评价铊中毒的最佳方法,尿铊〉5μg/L具有诊断意义。当前临床治疗措施主要是减少吸收、加速清除和对症治疗。最新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已吸收的铊。 相似文献
2.
铊中毒八例的神经精神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铊中毒的神经精神表现,以期引起神经精神科医生对铊中毒的警惕。方法 复习8例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探讨铊中毒的机制以及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铊中毒的神经精神表现及病理。结果 8例患者中急性重度中毒3例,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烦躁、谵妄、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均在短期死亡。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中毒。其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视神经或中枢神经损害为主,部分患者有毛发脱落。8例中有6例误诊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例疑诊铊中毒,因条件所限当时未确诊。5例存活病例经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个别病例遗留部分后遗症。结论 因误服与投毒所致铊中毒由于缺乏接触史,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对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中枢神经损害患者应警惕铊中毒的可能,若有毛发脱落,更应怀疑铊中毒,可结合血尿铊定量确诊。 相似文献
3.
3例急性铊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铊(Thallium,Tl)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属高毒类,在体内具有蓄积性。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脱发及肝肾功能损害。一旦发现应早诊断、正确治疗,否则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2004年3月底~4月初,我科收治了急性铊中毒病人3例,经排毒、改善血循环、对症支持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2017年突发饮用水铊污染事件,开展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对人群健康的风险评估。方法 结合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突发事件供水短期暴露风险与应急管控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采用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定健康效应分离点、选择不确定系数和推导短期饮水水质安全浓度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短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SWSC)为0.007mg/L。2017年嘉陵江饮用水铊污染事件中铊最高浓度为0.00059mg/L,虽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但处于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范围内。结论 本次污染事件铊的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6.
定量门控201Tl心肌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定量门控201Tl心肌显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及冠心病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84例患者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201Tl门控心肌灌注SPECT显像,并随访(32.92±16.77)个月.对心肌灌注图像进行评分(1~4分),计算总负荷评分(SSS)、总静息评分(SRS)和总差值分(SDS=SRS-SSS)、负荷左室射血分数(EF)值和静息EF值.结果 随访中9例发生心脏事件,年发生率为3.90%.SSS、SDS、SRS以及EF值均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示SSS是心脏事件的最强预测因素.根据患者的负荷后EF值、SDS等可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结论 应用定量门控201Tl心肌显像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的预后评估,并可指导选择治疗方案.SSS是心脏事件的最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相再分布的报道,对其发生机制有许多不同的假设,但均无可靠的证据来证实,其临床意义及病理生理意义尚不十分清楚。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急性心肌梗患者出现反相再分布的频率较高,可能是梗塞区心肌尚存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的方法。方法:人血白蛋白经过微波消解,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标准模式和动能歧视模式同时对Cr、Mn、Fe、Co、Ni、Cu、Zn、Ag、Cd、Sb、Cs、Ba、Tl、Pb 14种元素进行检测,RF功率1.4 k W,载气流速1.07 m L·min-1,辅助气流速1.20 m L·min-1,同心雾化器,蠕动泵转速40 r·min-1。采用混合内标(74Ge、103Rh、115In、175Lu、209Bi)进行校正。结果:痕量元素的检测限为0.01~0.21μg·L-1,方法精密度为0.1%~5.5%,准确度为81.9%~116.8%,回收率为96.0%~113.0%。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头发成分GBW07601(GSH-1)进行分析测定,各微量元素测定值在标准值的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人血白蛋白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