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41篇
  免费   11603篇
  国内免费   6656篇
耳鼻咽喉   1174篇
儿科学   1894篇
妇产科学   1390篇
基础医学   10493篇
口腔科学   1500篇
临床医学   22309篇
内科学   17228篇
皮肤病学   1434篇
神经病学   4517篇
特种医学   3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2篇
外科学   7727篇
综合类   40885篇
预防医学   8747篇
眼科学   1465篇
药学   17256篇
  555篇
中国医学   13994篇
肿瘤学   5070篇
  2025年   213篇
  2024年   4116篇
  2023年   6514篇
  2022年   7075篇
  2021年   9098篇
  2020年   7891篇
  2019年   5492篇
  2018年   2691篇
  2017年   4178篇
  2016年   4145篇
  2015年   4541篇
  2014年   6358篇
  2013年   5936篇
  2012年   8134篇
  2011年   8668篇
  2010年   7562篇
  2009年   7473篇
  2008年   8398篇
  2007年   7428篇
  2006年   6859篇
  2005年   6950篇
  2004年   5313篇
  2003年   4643篇
  2002年   3890篇
  2001年   3250篇
  2000年   2452篇
  1999年   2017篇
  1998年   1637篇
  1997年   1624篇
  1996年   1457篇
  1995年   1129篇
  1994年   966篇
  1993年   597篇
  1992年   542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2.
经胎盘传播IgG抗体而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较为罕见,它是由母亲抗人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b抗体引起的,可合并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有效。本文报道1例由输血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3.
4.
初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入院时的护理治疗1.1入院介绍:护士要热情、和蔼可亲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有关事宜,若有事可按床头的传呼器等,以消除患者对住院的陌生感。1.2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呵护可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1病历资料患者,女,22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及停经史,因右下腹疼痛4小时,于2006年11月4日入院。查体:T37.6℃,P7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痛苦面容。心肺阴性,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下腹正中触及如孕4个月大小的  相似文献   
6.
足疗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特定或变化的手法在足部反射区进行有效的刺激,通过这种良性的物理刺激缓解人体的紧张状态,促进足部经络气血运行,进而调节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变化以达到治疗、预防、保健等目的的保健治病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慕兰  李元和 《中国康复》1989,4(3):110-113
本文就直流电钙离子导入,紫外线照射,超短波及激光治疗,分别对家兔接种炎症下进行了淋巴细胞特异免疫机能的观察分析,结果前两种因子对淋巴结副皮质区及生发中心的特异机能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这给科研及治疗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后两种因子对淋巴结细胞为什么没产生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类白血病反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浦权 《新医学》2006,37(2):122-124
进修医生教授,首先请您谈谈关于粒细胞疾病的一些常识好吗? 教授临床上,粒细胞疾病可分成两大组:一是恶性或称赘生性的,二是良性或称反应性的.凡异常白细胞以克隆性自主增殖者即导致恶性粒细胞疾病;反之,良性粒#细胞疾病仅代表对非恶性基础疾患的一种反应.良性粒细胞疾病又可再分成两种:即质的缺陷和量的异常,其中,质的缺陷主要指白细胞增多症和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reaction,LKR),量的异常是指某种白细胞数量升至正常以上或降至正常以下.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及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喉痒、痰多。慢性支气管炎可并见气喘、呼吸困难等症候,继发感染常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目前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较为多见,胃大部切除能够彻底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术后远近期并发症又很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我院近2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采用BillrothⅡ式术式患者21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