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3篇
  免费   4005篇
  国内免费   3395篇
耳鼻咽喉   295篇
儿科学   237篇
妇产科学   253篇
基础医学   3287篇
口腔科学   818篇
临床医学   4897篇
内科学   3054篇
皮肤病学   292篇
神经病学   1159篇
特种医学   14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643篇
综合类   13244篇
预防医学   7095篇
眼科学   491篇
药学   5088篇
  98篇
中国医学   5708篇
肿瘤学   1126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387篇
  2023年   2365篇
  2022年   2171篇
  2021年   2275篇
  2020年   1765篇
  2019年   1312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1006篇
  2016年   1254篇
  2015年   1429篇
  2014年   1973篇
  2013年   1939篇
  2012年   2703篇
  2011年   2968篇
  2010年   2600篇
  2009年   2570篇
  2008年   3368篇
  2007年   2402篇
  2006年   2315篇
  2005年   2487篇
  2004年   1650篇
  2003年   1352篇
  2002年   1014篇
  2001年   894篇
  2000年   832篇
  1999年   708篇
  1998年   631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受为分析,颧区垂直骨内种植和斜向骨内种植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法对比研究,螺纹牙本质钉的同位力测试,复合矫治弓丝矫治错位牙的受力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此项研究中用低温(5℃)-缺氧(428mmHg)-抑制模型(C—H—R)评价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干叶水提取物对大鼠剂量相关性适应原活性;还用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个体成长模型方法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中交往主动性的3次测查数据采用普通回归模型和个体成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个体成长模型的拟合度比普通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要好,个体成长模型可在个体水平上分析个体随时间产生的变化。结论个体成长模型具有许多优点,熟悉这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对纵向数据研究者是非常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兰根道尔夫离体和灌注心脏模型,研究了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叶水醇提取物的血管舒张作用及用Kelm等的方法研究了该提取物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是姜黄Curcuma longa Linn.中的多酚类黄色素,具有保护胃肠系统、刺激胃黏膜分泌等许多药理作用。作者采用胃内容物返流和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诱导的食管损伤模型,研究了姜黄素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决定因素的研究调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更成为热点。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一直处于争论的前沿,例如高血压是否由遗传引起、是否是衰老的自然结果、动脉压是否可被外界环境因素如盐摄入量和生活方式明显地改变等。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或高血压模型动物的实验室研究,主要就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进行探讨。尽管动脉压是脉动的,但这些方法都仅考虑循环的稳定成分如液体容量、外周阻力或心输出量来研究高血压的决定因素。较高的动脉压与阻力血管的壁厚度增加有关,但问题是其触发机制究  相似文献   
7.
池塘 《大家健康》2006,(8):83-84
原子球是1958年布鲁塞尔举办世界博览会时所建,也是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它是一个将铁分子模型放大为2.000亿倍的建筑物,高约120米,中央铝制圆球部分是口望台兼餐厅,其它八个球是科学馆。这座建筑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时隔半个世纪之久,仍不失科技与新世纪的意味与象征。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