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9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7篇 |
中国医学 | 2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们使用艾洛松、氢醌霜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72例女性面部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的黄褐斑患者, 相似文献
2.
3.
氢醌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氢醌(hydroquinone,HQ)对细胞激活剂佛波酯(PMA)导致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苯的血液学毒性的关系。用体外培养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分别用NF—κB P6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ransAM P65试剂盒测定了用不同浓度的氢醌加激活剂PMA刺激后的骨髓基质细胞NF—κ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组细胞加入HQ后,与对照组相比,P65蛋白由细胞核转回至胞核周围的细胞浆,染色呈弱阳性;不同浓度的HQ作用不同时间后NF—κB活性测定结果与对照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各组之间相比,100μmol/L的HQ作用72小时对NF—κB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0.1μmol/L的HQ几乎无抑制作用。结论:HQ可抑制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核转录因子的激活,并且随HQ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强,推测可能与苯的造血微环境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氢醌诱导造血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氢醌对骨髓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苯对造血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氢醌,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加碘化丙啶(PI)双染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变化。结果:氢醌能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并存在量效和时效关系,氢醌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为50μmol/L,细胞凋亡的高峰时间为10h。氢醌能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凋亡,与药物浓度和和作用时间有关,以75μmol/L作用8h较为显著。结论:苯代谢产物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和坏死可能是苯中毒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分别使用外用氢醌乳膏、果酸换肤、强脉冲光(IPL)、1064nm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2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外用氢醌乳膏组(A组),果酸换肤组(B组),强脉冲光组(C组)和1064nm调Q激光组(D组),每组各32例。各组均严格按照用药方法、规范操作仪器治疗、精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进行治疗3个月,于入组6个月、12个月后分别进行1次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各组入组前和入组6个月后(M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入组6个月后D组1064nm调Q激光在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PGA)、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A组(t=4.138,χ2=10.604,χ2=6.349)、B组(t=3.146,χ2=6.256,χ2=5.107)和C组(t=2.867,χ2=4.063,χ2=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6.
龙继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6)
目的:观察景天祛斑胶囊联合超声透入氢醌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超声波透入2%氢醌乳膏;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景天祛斑胶囊,均连续治疗2个月。评价治疗结束时和2个月后随访时症状和皮肤损伤总积分。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治愈率为81.0%(81/100),对照组为67.5%(54/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2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治愈率为92.0%(92/100),对照组为76.3%(61/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8,P=0.019)。治疗组治疗结束时、2个月后随访时皮损总积分[(1.61±0.84)分、(1.30±0.85)分比(3.48±1.02)分,t=14.152、16.419]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结束时、2个月后随访时皮损总积分[(2.04±0.61)分、(2.03±0.51)分比(3.45±1.09)分,t=10.097、10.554]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时皮损总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t值分别为3.839、6.767,P<0.01)。结论景天祛斑胶囊联合超声波透入氢醌乳膏可有效治疗黄褐斑。 相似文献
7.
Zafar IQBAL John M MIDGLEY David G WATSON Stilianous D KARDITSAS Gordon N DUTTON William S WILSON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9,(10)
AIM: To stud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C onhuman aqueous humour ascorbate concentration.METHO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ECD)was used. The effect of oral administraion of variousdoses of ascorbic acid, 0 (control), 1.0, 1.5., 2.0,3.0, and 5.0 g, on its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humour, obtained from volunteer cataract patients wasstudied.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ascorbicacid in aqueous humour of control group (without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拓扑异构酶(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50μmol/LHQ处理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实验组,设立对照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应用TOPOⅡ检测试剂盒检测TOPOⅡ的活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OPOⅡα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ChIp)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 μmol/LHQ处理10 h后,TOPOⅡ的活力下降,TOPOⅡα含量以及TOPOⅡαmRNA水平分别为0.017±0.029、0.610±0.12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明显降低(分别为1.198±0.056、0.324±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分别为1.253±0.045、1.177±0.025;(3)HQ接触不同时间TOPOⅡαmRNA水平呈动态变化,且TOPOⅡα启动子水平的变化早于mRNA水平的变化.结论 HQ可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甲萘氢醌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甲萘氢醌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F-C18柱,以硝酸异山梨酯为内标物,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24 nm.结果:醋酸甲萘氢醌在0.02~0.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0.4%.结论:本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