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809篇 |
免费 | 11246篇 |
国内免费 | 66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84篇 |
儿科学 | 1550篇 |
妇产科学 | 646篇 |
基础医学 | 7504篇 |
口腔科学 | 1000篇 |
临床医学 | 36812篇 |
内科学 | 10173篇 |
皮肤病学 | 7439篇 |
神经病学 | 6340篇 |
特种医学 | 115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9篇 |
外科学 | 28707篇 |
综合类 | 61990篇 |
预防医学 | 16718篇 |
眼科学 | 2120篇 |
药学 | 24489篇 |
455篇 | |
中国医学 | 16259篇 |
肿瘤学 | 29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0篇 |
2024年 | 2620篇 |
2023年 | 4297篇 |
2022年 | 4904篇 |
2021年 | 6814篇 |
2020年 | 6131篇 |
2019年 | 3964篇 |
2018年 | 1996篇 |
2017年 | 3529篇 |
2016年 | 4084篇 |
2015年 | 4931篇 |
2014年 | 8908篇 |
2013年 | 9342篇 |
2012年 | 12404篇 |
2011年 | 13964篇 |
2010年 | 13511篇 |
2009年 | 13740篇 |
2008年 | 15975篇 |
2007年 | 13566篇 |
2006年 | 13061篇 |
2005年 | 13768篇 |
2004年 | 10947篇 |
2003年 | 9675篇 |
2002年 | 7739篇 |
2001年 | 6856篇 |
2000年 | 5417篇 |
1999年 | 4610篇 |
1998年 | 4002篇 |
1997年 | 3421篇 |
1996年 | 2821篇 |
1995年 | 2578篇 |
1994年 | 1972篇 |
1993年 | 1453篇 |
1992年 | 1176篇 |
1991年 | 937篇 |
1990年 | 825篇 |
1989年 | 847篇 |
1988年 | 239篇 |
1987年 | 182篇 |
1986年 | 125篇 |
1985年 | 89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61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航空军医》2006,(3)
腰腿痛是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空降兵,由于训练中跑跳动作多,患病率更高,对官兵的生活、训练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探讨空降兵部队官兵腰腿痛的发病原因,寻找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空降兵某部官兵均为男性,年龄17~46岁,军龄6个月至25年。1.2 方法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军龄、身高、体重、跳伞次数、降落伞类型、开伞方式、使用飞机类型、从事专业、发病年限、自觉腰痛程度、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疼痛诱发因素、缓解因素等),对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以连队或机关部、处为单位)填表,由卫生队军医对填表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23(1):27-29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4.
5.
6.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23(3):148-149
阴囊皮损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1例;皮肤紫色着色性细菌病2例报告;皮肤炭疽1例报告;定性研究方法在肺结核病人发现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23(5):318-319
20062789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石蕊萍(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林凤萍∥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1).-49~50男21例,女9例,年龄20天~10岁。22例有诱发因素,血WBC>10.0×109/L23例。16例用头孢唑啉,9例用头孢噻肟钠,4例用阿奇霉素,1例用阿莫西林钠。红斑处外涂炉甘石洗剂,4~6次/d,水疱,糜烂处外涂2%百多邦软膏,3次/d,睑结膜处予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膏交替点涂,4~5次/d。结果,治疗1~2天后27例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3例体温恢复正常,30例均于2~3天后皮损停止发展并好转,4~6天红斑消退、脱屑,平均住院5.73天。参3(张… 相似文献
8.
9.
大量的对照研究证实每日局部外用0.001%~0.1%的全反维甲酸霜数月,可使光老化皮肤得到有统计学差异的,剂量依赖性的临床改善。组织学双盲对照分析见治疗后皮肤表皮呈与临床一致性的改善,而真皮改变不明显,但最近免疫荧光和电镜初步研究证明真皮有细微的改变。维甲酸治疗光老化机理可能是维甲酸进入细胞核后,与相应受体结合,然后,其复合物与DNA中的特异反应因子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修饰细胞分化方式而使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