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52篇 |
免费 | 1459篇 |
国内免费 | 12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3篇 |
儿科学 | 397篇 |
妇产科学 | 168篇 |
基础医学 | 965篇 |
口腔科学 | 130篇 |
临床医学 | 2097篇 |
内科学 | 1625篇 |
皮肤病学 | 140篇 |
神经病学 | 304篇 |
特种医学 | 4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804篇 |
综合类 | 6125篇 |
预防医学 | 3605篇 |
眼科学 | 148篇 |
药学 | 7193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4741篇 |
肿瘤学 | 2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3篇 |
2023年 | 536篇 |
2022年 | 660篇 |
2021年 | 801篇 |
2020年 | 648篇 |
2019年 | 614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665篇 |
2015年 | 881篇 |
2014年 | 1326篇 |
2013年 | 1316篇 |
2012年 | 1708篇 |
2011年 | 1749篇 |
2010年 | 1621篇 |
2009年 | 1583篇 |
2008年 | 2046篇 |
2007年 | 1642篇 |
2006年 | 1594篇 |
2005年 | 1636篇 |
2004年 | 1170篇 |
2003年 | 996篇 |
2002年 | 741篇 |
2001年 | 661篇 |
2000年 | 501篇 |
1999年 | 441篇 |
1998年 | 376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337篇 |
1995年 | 301篇 |
1994年 | 262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80篇 |
1991年 | 181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酸性肾病中医分型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尿酸性肾病患者105例进行研究,选择同时期正常健康者105例作为对照,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105例尿酸性肾病和临床常见证型相结合,分成脾肾气虚18例、气阴两虚证19例、肝肾阴虚16例、阴阳两虚12例、湿热蕴结19例、瘀血阻滞17例、痰浊内阻13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肾功能损害指标,比较不同组别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中医分型和氧化应激、肾功能损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1)尿酸性肾病组总抗氧化能力(T-ACO)、晚期蛋白氧化物(AOPP)、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水平分别为(19.45±3.42)U/mL、(42.45±3.53)μmol/L、(4.52±1.23)nmol/L、(76.78±5.64)U/mL,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0.76±1.31)U/mL、(20.84±1.28)μmol/L、(2.13±0.76)nmol/L、(130.85±16.75)U/mL,尿酸性肾病组T-ACO、AOPP、MD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偏高,SOD显著偏低(P<0.05)。2)虚证中阴阳两虚证SOD含量上较其他证型均偏低,而MDA、T-AOC、AOPP、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MALB)、蛋白尿发生率则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中瘀血阻滞证SOD含量较其他证型均偏低,而MDA、T-AOC、AOPP则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性肾病中医分型的阴阳两虚证、瘀血阻滞证氧化应激水平、肾损害指标均显著升高,可结合该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5.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3):176-180
目的建立用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为建立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7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氟芬那酸丁酯能与各杂质得到有效分离,杂质I、杂质II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4%、96.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7.
肖巍马雅娟陈林秀高建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8):934-937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剂,5μg,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 mg,tid。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血糖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44例/46例)和78.26%(36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OD分别为(88.59±11.02),(80.83±10.68)IU·m L^(-1);TAOC分别为(20.44±2.25),(15.41±2.01)IU·m L^(-1);TNF-α分别为(11.72±1.55),(17.35±1.87)ng·L^(-1),空腹血糖分别为(5.05±0.71),(5.92±0.65)mmol·L^(-1),餐后血糖分别为(8.20±0.76),(8.80±1.15)mmol·L^(-1),糖化血色素分别为(6.17±0.85)%和(6.77±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有关物质.方法以ODS-C18为固定相,磷酸盐缓冲液(pH5.8)-乙腈-四氢呋喃(978:2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论该法能有效检测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9.
The effects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PM) trace elements on health are widely concerned nowadays.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while many unknowns exist.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PM trace elements on health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toxicology findings, and raises some qu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高山红景天多糖(RSP)的最佳硫酸化修饰条件,提高RSP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氯磺酸-吡啶法对RSP进行了硫酸化修饰,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硫酸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RSP和硫酸化高山红景天多糖(S-RSP)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测定RSP和S-RS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了S-RSP的取代度(DS)与多糖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当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为1∶4、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时,制得的S-RSP的含硫量最大值为18.83%,取代度最大值为2.38。RSP经硫酸化修饰后,增强了其抗氧化活性,S-RSP的DS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结论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影响S-RSP的DS大小;RSP经硫酸化修饰后通过改变多糖的极性而增加了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