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57篇 |
免费 | 766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92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339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760篇 |
内科学 | 323篇 |
皮肤病学 | 87篇 |
神经病学 | 74篇 |
特种医学 | 97篇 |
外科学 | 158篇 |
综合类 | 3803篇 |
预防医学 | 3786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003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11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460篇 |
2020年 | 432篇 |
2019年 | 419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460篇 |
2016年 | 628篇 |
2015年 | 694篇 |
2014年 | 1300篇 |
2013年 | 1432篇 |
2012年 | 1843篇 |
2011年 | 1995篇 |
2010年 | 1404篇 |
2009年 | 1097篇 |
2008年 | 522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
4.
中药为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3年7-12月,小儿手足口病在本市有较大流行,笔者以中药为主治疗本病102例,并同时设立以西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97例作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郝建华周占青李玉萍高巍憨贞慧张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2):231-233
目的通过检测Ⅰ~Ⅳ期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患儿血清β-内啡肽(β-EP)、去甲肾上腺素(NE)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上述指标在不同临床分期时的变化,为临床病情评估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临床诊断和分期标准将HFMD患儿分为Ⅰ~Ⅳ期,同时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及病情进展后2h内的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β-EP、NE,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IL-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Ⅰ~Ⅳ期HFMD患儿的β-EP、NE及IL-6水平均显著增高;Ⅰ期进展为Ⅱ期、Ⅱ期进展为Ⅲ期的HFMD患儿,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HFMD患儿血清学指标β-EP、NE和IL-6检测,对病情评估、神经系统受累的预警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血清IL-6水平的显著升高,可为Ⅱ期进展为Ⅲ期HFMD患儿的临床早期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徽省滁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安徽省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系统,并用Excel和SPP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15年,手足口病总发病数为3 1717例,其中重症355例,死亡5例;2014年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最多。滁州市琅琊区发病率最低,定远县最高;手足口病发病在一年中呈双峰分布,第一高峰在4~6月份;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且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结论安徽省滁州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人群、季节和地区分布特征;做好对人群的监测、宣教对于防控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HFMD)是急性传染病的一种,多发于1~3岁儿童,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的患儿有可能发展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早发现征兆,早治疗,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相关研究也就血糖、白细胞等指标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意义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8.
祝丽敏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4)
目的:分析总结4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5月至7月诊治的4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4岁,1~3岁发病最多,发病时间为5-7月份。无明显前驱症状,43例均有疱疹,部份伴有发热、咳嗽。实验室检查单核细胞增高36例(84%),淋巴细胞增高24例(56%),中性粒细胞降低24例(56%)。结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