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1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71篇
  5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性 ,2 6岁 ,药物中毒致昏迷 2小时收住。就诊时深昏迷 ,肺水肿 ,立即清水电动泡胃 ,吸氧 ,纠正肺水肿等治疗 ,抢救 2 0分钟后呼吸停止 ,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自主呼吸停止 5分钟后心音消失。心电监护示室性自主节律 ,继之为“心室蠕动波”。立即胸外按压 ,首次静注肾上腺素 5mg ,阿托品 1mg ,3分钟后心电监护仍为室性蠕动波。再次给肾上腺素 5mg ,异丙肾上腺素 1mg ,利多卡因5 0mg ,并用 2 5 0J电降颤 ,3分钟后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律。再次静推肾上腺素 5mg ,利多卡因 5 0mg ,约10分钟心跳恢复。心电监护示管性心律为…  相似文献   
2.
循环骤停是麻醉手术中最为严重的意外情况,如能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则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反之则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我院在麻醉监护设施落后的条件下成功复苏了3例心搏骤停的患者,现予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4.
院前成功挽救心搏骤停患者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中心共成功救治心搏骤停患者51例,其中心肺脑复苏(CPR)成功11例,笔者总结了3年来CPR成功经验并进一步探讨院前CPR成功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CU内气管插管时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内紧急气管插管的916例患者资料,比较心搏骤停与未停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插管方式、有无应用肌松剂、操作时间、尝试次数等因素,采用Logitic回归分析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心搏骤停27例。心搏骤停组与未停组在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指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时发生心搏骤停可能与操作时间、尝试次数、肌松剂应用有关(P<0.05);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搏骤停主要与肌松剂的应用及尝试次数有关(P<0.001)。结论把握插管时机,插管前适当应用镇静剂而非肌松剂,加强操作者的自身建设,可能减少气管插管时心搏骤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何梦雨  周静  王峰 《全科护理》2022,(29):4173-4176
总结1例扩张性心肌病突发心搏骤停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支持、镇静镇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乳房护理、肌力训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经过精心护理,入院第11天病人病情稳定,转心内科继续治疗;入院第27天病人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对大鼠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制作窒息8分钟心跳骤停模型,按照复苏结果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观察PetCO2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的变化。结果(1)自主循环恢复的40例(成功组)PetCO2平均值(43.1mmHg)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20例(失败组)PetCO2平均值(9.5mmHg)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2)失败组在窒息前后PetCO2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成功组与失败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前Pet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R过程中PetCO2的监测对复苏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入住ICU时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与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001—2012年),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 v1.4)中提取首次入住ICU的成人(年龄≥18岁)C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90 d是否死亡进行分组, 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同时, 按照四分位数间距法将RDW分成四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变化情况, 并采用log-rank检验加以检验。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揭示RDW和CA患者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 最终纳入853例成人CA患者。整体人群年龄(67.26±15.84)岁, 男性为534例(62.60%), SOFA评分(6.13±3.70)分。与存活组(n=410)比较, 死亡组(n=443)患者年龄、SOFA评分、RDW、阴离子间隙、肌酐以及血磷值较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肾损伤和脓毒症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10.
心搏骤停和猝死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庚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4):236-238,206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由于大多数心搏骤停发生在院外,因此对该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多种原因,该项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世界范围内其抢救成功率很低。因此如何加强复苏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提高复苏成功率,是摆在所有医护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我们刊登“心搏骤停院前急救系列讲座”的初衷。这套讲座共分9讲,第1讲为概论,介绍心搏骤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之后依次介绍心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心搏骤停的心电图检查和物理检查、初级复苏的若干问题、高级复苏的基本措施和复苏程序、气管插管的相关技术、怎样在复苏后维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怎样在院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脑复苏和脑保护、院前常用复苏药物。讲座将介绍目前最先进的复苏理论、方法和进展,突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力求从交流中得到裨益,提高院前复苏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