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805篇
预防医学   1261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478篇
  5篇
中国医学   387篇
肿瘤学   7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我科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3人。对每一位患者牙周治疗前后及调整咬以后均进行临床牙周指标的测定。对患者先进行基础治疗,包括1.口腔卫生宣教;2.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3.局部及全身用药。结果表明PLI、GI、PD,AL、M、FM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好转,在此基础上对20名咬干扰明显的患者进行咬调整,一个月后发现AL、M、FM进一步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多数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无明显变化,经过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咬调整在牙周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井对于在临床上怎样以更科学更简捷的方法进行调做了初探,提出了在传统调的同时,注意使调后的切导斜度与颞颌关节的髁导斜度保持一致,这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整生活方式对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鸣耳聋眩晕"专科门诊就诊的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程6个月以上,在外院接受过常规治疗无效,已停止治疗,且在随访期间未接受过任何其他治疗,有完整随访记录。干预方法为指导患者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具体包括合理饮食及睡眠、心理疏导消除压力等。睡眠和耳鸣的疗效评估方法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包含有四项常用睡眠疗效指标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Sleep Quality Investigation Inventory,SQII)和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结果:共纳入10例(男女各5例)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6.1±13.0)岁;就诊时睡眠障碍病程0.6~30年,平均(9.5±10.5)年;耳鸣病程0.6~20年,平均(7.0±7.4)年。仅靠调整生活方式,10例患者睡眠障碍和耳鸣均同时得以改善,起效时间为4~48 d,平均(17.8±13.1)天;在SQII的4项常用睡眠改善指标中,平均改善项目数达2;干预后的TEQ得分较干预前平均降低2.9分(P0.05)。结论:经常规治疗无效的10例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仅靠调整生活方式干预,便在短期内耳鸣和睡眠障碍得以改善,疗效较满意。是否严格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需要大样本、长时间随访及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探索并发掘调整生活方式这一干预方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 :对 19例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病人 ,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给予减少非蛋白质热卡 10 4 .5kJ·kg-1·d-1、尽可能改用肠内营养、肠内与肠外营养液皆采用循环法输注的营养模式。结果 :19例的肝损害指标于调整后不同时间皆降至正常 ,血总胆红素及γ -GT于调整后 4周显著低于调整前 (P <0 .0 5 )。血ALT及ALP于调整后 3~ 4周恢复正常。治疗后胆囊胆泥淤积逐渐消退。结论 :PN相关性肝损害病人的肠外营养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渡过肝功能损害期 ,基本满足病人的营养需要。营养支持模式应为低非蛋白质热卡 10 4 .5kJ·kg-1·d-1,尽可能改用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液应采用循环法输注。  相似文献   
4.
针刺太冲治疗高血压有单穴、多穴、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耳穴、耳尖放血)、电针等方法,具有疗效好、易操作、成本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尤其对肝阳上亢型疗效显著,即时降压效果好,留针降压效果佳。可降低血压变异性,与曲池、内关、足三里等配伍,结合捻转泻法,效果更佳。存在问题:1缺乏大范围、大样本和多中心治疗观察及远期疗效跟踪观察;2缺乏对针刺时间、针刺手法、强度、留针时间、行针次数等量学研究,无操作准则;3短期针刺疗效明确,难以确定长期疗效,长期随访少,对针刺长期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目的对女性致密型乳腺,两年一次数字化乳腺摄影结合断层融合筛查与两年一次单独数字化乳腺摄影筛查的效果比较。方法前瞻性地从联邦纳税人中筛选出具有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区域结构调整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等中医教育区域性布局的现状和区域结构矛盾,提出高等中医教育区域结构调整的策略是以四大综合经济区为核心,优化高等中医院校区域布局,强化区域合作,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度;保持中医药学科主体地位,突出合作区域特色:激发合作区域竞争力,促进高等中医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17岁。发作性心慌1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很短,数秒钟至数分钟,均能自行缓解,缓解后无明显自觉症状,2007年9月13日再次心慌,来我院查心电图(图1A)示: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Ⅰ、Ⅱ、Ⅲ、aVF、V,导联呈R型,V2~V6导联主波向下。心电图诊断:①室上性心动过速;②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③右室肥大。患者随即到市医院作进一步检查,途中,心动过速自行终止,此次持续时间最长,约10余小时,到市医院查心电图(图1B)诊断:①窦性心律;②T波异常,9月14日回我院查心电图(图1C)诊断:①窦性心律;②T波异常(T波倒置导联较图2变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风险调整思想计算标准化院内死亡率, 合理评价医院心力衰竭的治疗质量。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20家三甲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入院的1 862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 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调整模型, 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1 862 例心力衰竭患者中, 8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 院内死亡率为4.67%。不同特征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 不同民族、入院时病情、住院天数、心率及是否患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心肌病、失盐低钠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较大、有疾病史及患肾脏疾病和失盐低钠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大, 住院天数较长、入院时病情较轻和患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小;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调整模型的ROC曲线, AUC为0.80, 95%CI=0.75~0.85, P<0.001;风险调整前, 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范围为0~12.82%, 风险调整后, 医院的排序发生变化, 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范围为2.59%~7.62%。结论 风险调整后, 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减小, 粗院内死亡率和标准化院内死亡率对医院的排序不一致, 调整患者风险因素的标准化院内死亡率能合理地评价医院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坚拔毒膜对内脏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腹部涂抹不同剂量的化坚拔毒膜后,腹腔注射冰醋酸致痛造模,观察各组大鼠对疼痛的扭体反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脑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 结果:化坚拔毒膜各剂量组对大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大鼠脑内5-HT含量,降低NE的含量,对DA影响不大.结论: 化坚拔毒膜对内脏疼痛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调整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用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等级健康状况分类模型进行风险调整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模型结构,通过测算风险评分来预测参保者次年的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调整每月支付的人头费,平衡各签约保险公司基金池之间的风险,以减少风险选择.建议在我国不同区域实行基于风险结构的风险调整,以平衡地区间医疗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