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22篇 |
内科学 | 26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461篇 |
预防医学 | 15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3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2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4)
目的研究布洛芬致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对象为2017年收治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使用布洛芬关闭动脉导管的VLBW早产儿。采集指标包括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围产期母亲因素等。采集布洛芬使用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和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记录布洛芬使用后1周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67例VLBW早产儿口服布洛芬致胃出血22例、肺出血11例、颅内出血9例,发生率分别高达33%、16%和13%。此外布洛芬可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100×109/L18例,发生率为27%);肾功能损害血肌酐(Scr)升高9例发生率为13%,尿素氮(BUN)升高10例发生率为15%;血清总胆红素升高21例,发生率为31%。进一步分析布洛芬致胃出血的高危因素,出生1周内血小板<100×109/L与胃出血显著相关。出生1周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使用头孢三代抗生素(>7 d)和糖皮质激素并未增加胃出血事件。此外,产前母亲因素与布洛芬致胃出血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布洛芬导致VLBW早产儿胃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加用抑酸剂,减停布洛芬。 相似文献
2.
布洛芬对创伤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腹部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布洛芬对创伤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果显示:腹部创伤大鼠脾脏自发性抑制性T淋巴细胞活性明显增强,脾脏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生成能力明显下降;应用布洛芬治疗能够明显地改善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降低自发性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脾脏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提高创伤大鼠的抗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物理疗法治疗,包括推拿、牵引和针灸,对照组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加服腰痹通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我科收治了一例脑出血,高血压Ⅲ级的病人,在脑出血停止相关药物治疗的康复训练期间,因为口服布洛芬胶囊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干部。2005年6月13日早上8点因脑出血,高血压Ⅲ级,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到我科住院治疗。经过降低颅内压,止血,控制血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及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7月1日复查头颅CT示:脑血肿明显吸收,7月11日停止脑出血相关药物治疗。7月13日因患者右膝关节疼痛难忍,经主治医生开布洛芬胶囊1盒给其爱人保管,交待每次给患者口服一粒,每日二次,饭后30分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双氯芬酸钾在成人拔牙后缓解疼痛的功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牙槽外科进行第三磨牙拔除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组(n=40)、布洛芬组(n=40)、双氯芬酸钾组(n=40);分别利用标准100 mm视觉模拟量... 相似文献
6.
将药物及高分子材料溶于乙醇后边搅拌边加入非溶剂制成布洛芬-聚丙烯酸树脂Ⅱ共沉淀物。通过A,B两种方法并以不同的药物-聚丙烯酸树脂Ⅱ比例制成了共沉淀物,再以这些共沉淀物直接压片制成骨架片。通过差热分析,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研究了共沉淀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研究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偏头痛可行性。方法:取我院偏头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各100例,比较头痛次数、疼痛阈值与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头痛发作次数与疼痛阈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少,疼痛阈值低,研究组有效率(98.00%)较对照组(91.0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能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并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