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99篇 |
免费 | 535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6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69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30篇 |
内科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410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780篇 |
预防医学 | 2753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167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噪声对发电厂工人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电厂生产中产生的噪声对接触者影响。2003年。我们对全市5个发电厂的作业内外环境进行噪声测定,并对员工进行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强脉冲噪声暴露后,用耳蜗电图记录CAP和-SP,光镜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图象分析法定量测定耳蜗血管纹血管的管腔面积及红血球分布。结果提示,爆震后即刻,耳蜗各圈毛细胞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爆震后4天恢复至正常范围,CAP阈移以4kHz、8kHz最大,与外毛细胞损伤主要位于1T、2T基本吻合,但与血管纹血管变化并不协调对应,似说明耳蜗微循环的改变与毛细胞的损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急慢性胃粘膜损伤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对其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包括部队官兵),其胃肠疾患发生率显著增高.如何防治噪声性胃肠损伤及探讨其机理已是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制作了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和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进行强噪声刺激实验,旨在观察噪声与胃粘膜损伤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层隔声结构取得了25dB(A)以上的隔声量,同时采用负压进风,解决了隔声引起的电机升温问题。本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锅炉房噪声是一种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噪声污染源,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理,将对操作人员及现场人员造成较大危害. 噪声级为30~40dB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70dB以上的噪声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正常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8.
有色矿山噪声暴露人群职业损伤状况及对策的提出唐耀远,刘长庚,邹伦伶,周旭,童琼轩,廖雍玲噪声危害致有色矿山井下作业人群的职业损伤报道甚少。在累积过程中剂量与反应的关系,噪声性损伤的罹患规律及发展趋势,均是目前国内解决临床诊断指标,制订限制标准的基础研... 相似文献
9.
张艳娜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6):112-113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人接触噪声的范围日渐扩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也日益受到重视。北京某铁路企业的NH-1000冷墩机由于生产时噪声严重超标,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而被卫生监督部门列为限期治理的项目。2004年6月,由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承担了该噪声治理项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作。2005年3月,安装工程完成后,我中心对冷墩机隔声罩的降噪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搞好环境噪声综合防治工作,就是要运用行政,经济,技术及法律的手段,对噪声污染源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及管理控制,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学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1 噪声污染现状及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