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857篇
  免费   12296篇
  国内免费   6189篇
耳鼻咽喉   2758篇
儿科学   6027篇
妇产科学   4407篇
基础医学   10497篇
口腔科学   2685篇
临床医学   87846篇
内科学   34821篇
皮肤病学   3406篇
神经病学   7289篇
特种医学   27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1篇
外科学   27693篇
综合类   146481篇
预防医学   32542篇
眼科学   4759篇
药学   45962篇
  915篇
中国医学   15624篇
肿瘤学   16381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022篇
  2023年   6613篇
  2022年   8085篇
  2021年   12328篇
  2020年   8864篇
  2019年   6218篇
  2018年   3117篇
  2017年   5580篇
  2016年   6370篇
  2015年   7305篇
  2014年   13889篇
  2013年   14153篇
  2012年   18224篇
  2011年   20859篇
  2010年   19983篇
  2009年   19906篇
  2008年   23289篇
  2007年   20635篇
  2006年   18912篇
  2005年   22043篇
  2004年   26305篇
  2003年   31392篇
  2002年   29492篇
  2001年   27228篇
  2000年   19253篇
  1999年   15679篇
  1998年   13668篇
  1997年   10467篇
  1996年   9347篇
  1995年   9158篇
  1994年   6268篇
  1993年   4565篇
  1992年   3734篇
  1991年   3759篇
  1990年   3339篇
  1989年   3183篇
  1988年   571篇
  1987年   453篇
  1986年   398篇
  1985年   284篇
  1984年   156篇
  1983年   118篇
  1982年   9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7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发生6例恶心呕吐,4例腹泻,4例脱发,2例静脉炎,3例周围神经炎,4例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率较高,但均为Ⅰ~Ⅱ级,给予相应治疗或用药间歇期均可恢复,无1例因无法耐受而停止化疗或死亡。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未化疗患者,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OA)是由关节软骨"磨损"引起的进行性、退行性疾病,T2-star-mapping(T2*图)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评估关节软骨组成的方法,与其他MR生理成像技术相比,T2*图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和能够进行各向同性三维(3D)软骨评估的优点,从而提供更大的空间分辨率和完整的关节面覆盖。这对早期发现OA和全面评估OA的进展至关重要。文章描述T2*图成像技术的原理,并对此技术在OA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最早发现的1种人逆转录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和不同程度地流行。随着对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检测方法的进步,人们对HTLV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充分,本文就HTLV的病毒学特点、流行趋势以及相关疾病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特别是对近几年世界各地区流行率调查结果作了总结,以期为HTLV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4(IgG4)对病因不明肝脏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诊断为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肝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IgG4浆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46例诊断为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中有18例(39.13%)患者肝组织IgG4染色阳性,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数1.2~18.6个/高倍视野,28例(60.87%)患者肝组织IgG4染色阴性。根据IgG4染色情况,将患者分为IgG4阳性组(n=18)和IgG4阴性组(n=28)。IgG4阳性组和IgG4阴性组IgG水平分别为(17.22±6.23)g/L和(12.0±3.26)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4阳性组18例患者中,3例(16.67%)患者重新诊断为IgG4-RD外,包括IgG4-AIH2例,AIH伴发的肝损伤2例,其余15例(83.33%)患者仍无法确诊。结论 IgG4-RD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肝损伤的病因之一,对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行IgG4肝活组织检查对于明确IgG4-RD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