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丙烯腈中毒,重新讨论其机制与解毒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操作指南(简称“ICMM模型”)与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某碳纤维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  方法  2021年3月,对某碳纤维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与检测,应用ICMM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该碳纤维厂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结果  该厂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生产聚丙烯腈碳纤维,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聚丙烯腈纤维尘、碳纤维尘;丙烯腈、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噪声。ICMM模型赋值定量法和矩阵法评估结果显示,粉尘、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危害为可容忍风险、潜在风险或非常低风险;丙烯腈危害为不可容忍风险或高风险。ICMM模型赋值定量法评估各工种噪声危害为非常高风险或不可容忍风险;矩阵法评估除聚合巡检工噪声危害为高风险外其余均为低风险。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粉尘、二氧化碳等低暴露浓度的危害因素,评估结果为无、轻度或中度危害,丙烯腈的评估结果为重度或极度危害,各岗位噪声均为轻度危害。三种方法评估结果一致性均差。接触丙烯腈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为55.55%,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7.65%,其余危害因素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均为0。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各类危害因素评估结果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较相符。  结论  相对ICMM模型,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更加全面、合理、可靠,适用于碳纤维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优先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4.
用3β.β′—一氧二丙腈色谱柱分离空气中丙烯腈,洗脱效率为94.5%,相对标准偏差为3.3%;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3.7%,平均回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5.
丙烯腈对雄性ICR小鼠生殖细胞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生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以0、2.5、5、10mg/kg体重剂量连续腹腔注射染毒5d,2周后处死动物,观察睾丸中早期精细胞微核;ICR雄性小鼠以0、6、12、24mg/kg体重连续灌胃染毒5d后于每周末处死部分动物。连续5周,分析附睾精子畸形率。结果:早期精细胞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剂量≥5.0mg/kg,早期精细胞微核明显增加,微核率与染毒剂量之间存在剂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Mn3 引发下 ,各工艺参数对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Mn3 配制中 ,Mn2 与Mn7 的摩尔比 (r)对接枝百分率 (G)和单体转化率 (CE)影响最显著 ,反应体系 pH值对接枝效率 (GE)影响最明显 ,而反应温度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者对G、CE和GE的影响均呈二次项关系 ,且它们相互间交互作用不大 .它们的最佳范围分别为 :Mn2 与Mn7 摩尔比为 4左右 ,pH为 1 .4左右 ,温度为 3 8℃左右 .另外 ,与原淀粉相比 ,氧化淀粉和酸解淀粉更易与丙烯腈起接枝共聚反应 ,而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反应效果最好 .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淀粉与引发剂Mn3+作用体系的研究,探讨了发光仪在预测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相对程度和工艺条件优化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光仪测得的Mn3+引发淀粉后的发光值大小能反映出有关因素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程度,即发光值越大,接枝共聚反应程度越大;并找出了配制好的Mn3+有效性与其存放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了Mn3+用量在1.45×10-5mol/g绝干淀粉时,单体转化率已达92%以上,过多地增加引发剂用量,并不能使接枝百分率和单体转化率更多提高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取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丙烯腈(acrylonitrile,AN)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染毒组,AN浓度分别为20、100、500μmol/L。采用蔗糖密度梯度低温超速离心技术对细胞膜脂筏进行分离,利用FACS技术结合β-环湖精去除脂筏内胆固醇,并对脂筏内信号蛋白分子Bcl1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染毒浓度增加,各染毒组细胞膜胆固醇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脂筏数量越少。Bcl10蛋白偏离脂筏正常情况下应该所在的密度层面。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丙烯腈对小鼠睾丸组织标志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丙烯腈对小鼠睾丸组织某些标志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机制及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睾丸组织匀浆中葡萄-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β-葡萄苷酸酶(β-G)及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结果 G-6-PD、LDHx、β-G及ACP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本实验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范围内,丙烯腈对小鼠睾丸组织中酶活性(G-6-PD、LDHx、β-G及ACP)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共聚物组成的计算方法,合成了组成均匀的端羟基丁二烯与丙烯腈液体共聚物并用NMR观察和计算了该液体聚合物的序列分布,测定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