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6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43篇
内科学   167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652篇
预防医学   8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23篇
  14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2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为探讨老年人输血(浆)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IA法检测有输血史半月以上的老年人3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30例为本院内外科1990年至1992年4月住院,曾有输血(浆)半月以上的老年人及本科现症老年病人。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另选1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采血时是否已发生输血后肝炎,分成发病、未发病2组。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保守序列同源的套式引物,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CV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由于在引物设计中选择了最保守的区域且避开了与黄病毒属的同源序列,保证了PCR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逆转录和两轮PCR扩增,可检出1×10-3ul血清中的HCVRNA。研究了影响HCVRNAPCR检测的各种因素,并对RNA分离及RT-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了HCV的PCR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丙型肝炎原位杂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HCV RNA探氏、肝组织处理、HCV RNA在肝细胞内定位及意义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为提高丙型肝炎检测的准确性,我们于1995年引进了套式HCV-RNA PCR试剂盒,对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本文报道我院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间1561例肝炎病人使用套式HCV-RNA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8.
周侃姚光弼  翟为溶 《肝脏》1997,2(4):197-199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编码区的抗原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时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的分布与病变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临床确诊的CH-C患者肝组织内HCV-C33、NS4和CP10抗原进行检测,其中10例作了治疗前后2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3种抗原在肝组织内表达不同,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37.8%,22.2%和53.3%。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无关。虽然大多数病例HCV抗原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学病变无明显关系,但也有少数患者阳性细胞分布与坏死炎症反应有关,说明免疫反应也参与了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小儿输血后丙型肝炎抗体亲和力的检测方峰董永绥李革机体在接受免疫原刺激后产生特异性IgG抗体,这些抗体的亲和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我们对6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儿的103份不同时期血清,进行抗HCV亲和力检测,以探寻其变化。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α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未见异常。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的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低或消失.且与血清HCV 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 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