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11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检测多种抗生素对巴尔通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并分析耐药性。方法优化Etest法试验条件;将该方法与琼脂稀释法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采用Etest法,检测了7株ATCC参考株对22种抗生素的MICs,数据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确定含5%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2.0 MCF(麦氏浊度)度为最佳细菌接种浓度,7天为最佳孵育时间。测试的7株巴尔通体在体外对强力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0.016),对克林霉素等4种抗生素MIC偏高。结论 Etest法简便易行、定值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并获得了巴尔通体的一些体外药敏数据,为将来制订巴尔通体药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施旭光  孙继民  凌锋 《疾病监测》2017,32(3):203-205
目的 了解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疫情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2015年浙江省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98例,发病率为0.1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5岁年龄组,男女性发病数比例为2.63:1;2015年全省检测重点人群6 815人,阳性160例,阳性者中新发患者84例,感染者35例,41例既往患者和感染者。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时间30 d。结论 浙江省布病疫情呈稳定趋势,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以有效控制疫情,防止发生慢性化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我国艾滋病研究现状。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中国1981-2011年发表的所有艾滋病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处理数据,对发表年代、作者、机构、基金、发表期刊及主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4 529篇文献,文献最早开始于1983年并逐年增多,早期文献以译文及综述为主。基金资助论文占总论文的比例逐年增加。艾滋病研究涉及的学科广泛,合作化趋势强。发文机构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高校为主。从主要主题词分析中,艾滋病研究主要围绕流行病、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结论我国艾滋病研究开始较早,艾滋病研究经历了一个萌芽、快速发展、成熟等3个阶段,现研究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卫民  朱素娟  王衡  王佳  杨洋  金行一  汤益 《疾病监测》2012,27(11):881-883
目的 分析浙江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态势,提出防控对策,为今后南方地区开展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全省从事牲畜养殖、交易、屠宰、皮毛加工和海洋生物捕捞加工等重点人群进行监测。 结果 2011年浙江省共监测重点人群7565人,血清学阳性125例,阳性率平均为1.65%,确诊新发布病病例57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检出布病感染者68例。与2010年相比病例数增加了90%,新感染者数增加了7.9%,发生暴发疫情1起,布病病例数为历年最高。发病主要与接触外省引进的病牛羊或羊肉制品有关,医院实验室人员有因接触患者血培养物感染布病,但仅接触本地湖羊的从业人员未发现有布病感染。 结论 应大力发展饲养本地牲畜,禁止调运高风险区域牲畜,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实行定点交易、集中屠宰。做好职业人群的保护和疫情监测,开展对专业人员的诊治技术培训;做好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徐越  吴青青  徐水洋  万霞  郭好洁 《疾病监测》2012,27(11):887-890,897
目的 了解浙江省被动吸烟暴露流行程度,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及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地理位置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针对浙江省15岁及以上居民,采用家庭入户调查方式,完成被动吸烟暴露问卷调查共2112份,这些数据被用来估算整个人口中被动吸烟暴露的程度。 结果 浙江省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非吸烟者人数为1670.5万(56.69%),每天都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非吸烟者人数1042.2万(35.37%);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男性(62.34%)和女性(58.38%),城市居民(65.37%)和农村居民(53.67%);被动吸烟暴露的地点在家庭中(60.89%)和室内工作场所(65.34%),城乡、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等相关因素对被动吸烟暴露有影响。 结论 浙江省整体被动吸烟暴露情况严重,仅提高人群健康知识并不能减少人群被动吸烟暴露,需要制定更综合性策略保护人群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民食盐加碘(USI)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肿大(甲肿)、甲状腺瘤(甲瘤)和甲状腺癌(甲癌)的发病趋势。方法在原碘缺乏病病区县、非病区县中各抽取1个县,再将每类县(市)的乡镇分成2类.一类为自1996年起,食用碘盐覆盖率〉90%、尿碘中位数〉2000μg/L的乡镇(A乡镇),另一类为至2002年食崩碘盐覆盖率仍然〈50%、尿碘中位数〈100μg/L的乡镇(B乡镇)。在2类乡镇中随机各抽取1个调查点.调查并比较USI前、后4种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结果原病区县USI前4种甲状腺疾病年均发病率依次为0.11/10万、0.08/10万、0.42/10万、0,USI后依次为0、0、0.43/10万、0,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非病区县USI后的8年中.A乡镇4种甲状腺疾病年均发病率依次为4.15/10万、0.61/10万、0.31/10万、0,B乡镇依次为0.88/10万、8.93/10万、0.88/10万、0,经X^2检验,两乡镇间甲亢、甲肿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甲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癌均无发病。结论原病区县USI后4种甲状腺疾病年均发病率没有增高:原非病区县贯彻USI后8年内A乡镇比B乡镇年均甲亢发病率增高.甲肿发病牢降低.甲瘤和甲癌的发病率尢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稳定性及其与浮游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仪器法采样和测定方法,对实验室发生的气溶胶颗粒大小分布及空气中浮游菌颗粒进行了分析。结果用CN61气溶胶发生器制备的白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直径多数在2.0μm以下,在发生后1 h内,总粒子稳定性良好,不同粒径粒子的自然消亡率随粒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1 h内,粒径在1.0~2.0μm的颗粒衰减率≤27.7%,粒径在5.0μm以上颗粒的衰减率≥73.7%。用六级安德森采样器进行采样3,、4、5级对空气中细菌颗粒捕获率各为20%左右,1、2、6级捕获率约占10%左右。在气溶胶发生后1 h内,空气中浮游菌自然消亡率平均值为8.3%,与2.0μm以上粒子的降解较为一致。结论物理粒子计数与浮游菌数两者之间,呈现较高的一致性,CN61气溶胶发生器制备的气溶胶粒径分布与稳定性符合消毒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对浙江省江山市某镇2所学校学生及其在学校及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的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粪检,并随机抽检学校自来水和患者家庭井水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本次阿米巴痢疾暴发起止时间为2006年5月10日~6月5日,经病原学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阳性31例,其中学生/幼托儿童23例(占74.2%),另8例为散居儿童、农民及个体户。病例主要分布在六一幼儿园(9例)和贺村中心小学(8例),罹患率分别为7.4%(9/122)和0.7%(8/1 229),其他学校为散在病例。594名密切接触者中检出包囊携带者9例,携带率为1.5%。问卷调查显示,31例患者中,22例饭前便后均不洗手,14例与本次患病者有密切接触史。两所学校自来水和10例发病者家庭井水样品中7份样品的大肠埃希菌指标超过国家标准(≥50),但均无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巴尔通体菌株对10类19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s),分析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耐药监测提供实验和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E试验法,检测巴尔通体属11种、35株菌株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19种抗生素的MICs。将培养的巴尔通体菌制成McFarland(MCF)2.0浊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置5% CO2的37℃培养箱培养。培养5~7 d后判读MICs。结果 35株巴尔通体菌在体外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仙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s 0.016 mg/L;34株对利福平敏感,MICs 0.002 mg/L;对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磺胺类5种抗生素不敏感,MICs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巴尔通体菌对强力霉素等14种抗生素敏感,但也对克林霉素等5种抗生素不敏感,在对巴尔通体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