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9篇 |
免费 | 326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59篇 |
内科学 | 63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83篇 |
预防医学 | 58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1篇 |
中国医学 | 28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显示急性挤压伤患者机体组织瘀血与微循环相关的血液流变学等。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甲皱微循环检查方法,对248例急性挤压伤患者进行了多项指标的分析与研究,并与165例健康者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挤压伤患者具有因微观血瘀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征象,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硬化指数增高,血沉增快;甲皱微循环血色呈暗色,袢顶有扩张,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瘀滞,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增高(均P〈0.01)。其结果揭示了急性挤压伤患者机体组织瘀血有微循环障碍存在的客观现象及内在的相关性。结论对于急性挤压伤患者,在治疗时,迅速清除和纠正机体组织及脏器瘀血,及时改善微循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检测多种抗生素对巴尔通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并分析耐药性。方法优化Etest法试验条件;将该方法与琼脂稀释法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采用Etest法,检测了7株ATCC参考株对22种抗生素的MICs,数据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确定含5%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2.0 MCF(麦氏浊度)度为最佳细菌接种浓度,7天为最佳孵育时间。测试的7株巴尔通体在体外对强力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0.016),对克林霉素等4种抗生素MIC偏高。结论 Etest法简便易行、定值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并获得了巴尔通体的一些体外药敏数据,为将来制订巴尔通体药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疫情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2015年浙江省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98例,发病率为0.1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5岁年龄组,男女性发病数比例为2.63:1;2015年全省检测重点人群6 815人,阳性160例,阳性者中新发患者84例,感染者35例,41例既往患者和感染者。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时间30 d。结论 浙江省布病疫情呈稳定趋势,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以有效控制疫情,防止发生慢性化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我国艾滋病研究现状。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中国1981-2011年发表的所有艾滋病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处理数据,对发表年代、作者、机构、基金、发表期刊及主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4 529篇文献,文献最早开始于1983年并逐年增多,早期文献以译文及综述为主。基金资助论文占总论文的比例逐年增加。艾滋病研究涉及的学科广泛,合作化趋势强。发文机构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高校为主。从主要主题词分析中,艾滋病研究主要围绕流行病、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结论我国艾滋病研究开始较早,艾滋病研究经历了一个萌芽、快速发展、成熟等3个阶段,现研究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浙江省被动吸烟暴露流行程度,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及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地理位置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针对浙江省15岁及以上居民,采用家庭入户调查方式,完成被动吸烟暴露问卷调查共2112份,这些数据被用来估算整个人口中被动吸烟暴露的程度。 结果 浙江省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非吸烟者人数为1670.5万(56.69%),每天都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非吸烟者人数1042.2万(35.37%);受到被动吸烟暴露的男性(62.34%)和女性(58.38%),城市居民(65.37%)和农村居民(53.67%);被动吸烟暴露的地点在家庭中(60.89%)和室内工作场所(65.34%),城乡、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等相关因素对被动吸烟暴露有影响。 结论 浙江省整体被动吸烟暴露情况严重,仅提高人群健康知识并不能减少人群被动吸烟暴露,需要制定更综合性策略保护人群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艾滋病病毒(HIV)快速检测的实际利用情况,获取影响MSM接受HIV快速检测的相关需求。方法 2012年10-12月,在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和富阳市MSM活动场所、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MSM,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501名MSM中,268人回答知道HIV快速检测,占53.5%,其中93.7%(251/268)接受过快速检测,74.3%(199/268)知道快速检测可以较快获得检测结果。在需要做HIV检测时,52.7%(264/501)选择快速检测。在接受快速检测同时,希望接受艾滋病/性病咨询、梅毒检测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比例分别为71.5%、60.9%、48.9%。79.6%希望接受快速检测的场所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9.2%愿意动员性伴接受快速检测。影响调查对象接受快速检测的主要因素为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54.7%)、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4.5%)、个人信息的保密性(45.7%)等。结论 MSM对检测场所、隐私以及其他检测咨询等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快速检测及相关特点的宣传,在开展快速检测时,从MSM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改进,促进更多的MSM接受快速检测,扩大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7.
P. Sellier N. Schnepf I. Jarrin M.-C. Mazeron G. Simoneau M. Parrinello J. Evans C. Lafuente-Lafuente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10,47(1):13-17
Background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liver disease have been incompletely explored in HIV/HBV coinfected patients.ObjectivesTo describe liver-related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HIV/HBV coinfected patients.Study designWe followed-up 107 consecutive HIV/HBV coinfected patients. Clinical, biological and vir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every 3 months. Liver-related mortality and a composite score were used to define advanced liver disease.ResultsThe patients were mainly sub-Saharan Africans (61%) or Europeans (33%). Forty-four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liver biopsy, 78% of patients received lamivudine. Advanced liver disease (ALD) was diagnosed in 19/107 patients during follow-up (mean 4.8 years): 10 extensive fibrosis, 5 cirrhosis, 3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sulting from cirrhosis, and 1 fulminant hepatitis following lamivudine withdrawal. Eleven patients died, 4 from HBV-related liver disease. In univariate analysis, male gender, mean HIV and HBV viral loads, and raised AST/ALT transamin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ALD.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s,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were mean AST transaminase and cumulated time receiving lamivudine, with a favourable effect. 39% of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mean AST presented with ALD, versus 7% when normal mean AST (Relative Risk 5.5).ConclusionsDuring HIV/HBV coinfection, transaminase level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LD. Normal mean AST has a high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contrary to previously reported data in HIV/HCV patient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巴尔通体菌株对10类19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s),分析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耐药监测提供实验和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E试验法,检测巴尔通体属11种、35株菌株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19种抗生素的MICs。将培养的巴尔通体菌制成McFarland(MCF)2.0浊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置5% CO2的37℃培养箱培养。培养5~7 d后判读MICs。结果 35株巴尔通体菌在体外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仙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s 0.016 mg/L;34株对利福平敏感,MICs 0.002 mg/L;对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磺胺类5种抗生素不敏感,MICs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巴尔通体菌对强力霉素等14种抗生素敏感,但也对克林霉素等5种抗生素不敏感,在对巴尔通体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