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1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631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90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1404篇
预防医学   48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933篇
  12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300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3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诱导狗Ⅰ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toxic and sid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chemical inducer for Type I diabetes mellitus, Type I diabetes in 9 adult dogs were induced with alloxan(50 mg.kg-1) and streptozotocin (30 mg.kg-1) with vein injection. After 7-14 days, the blood glucose of 5 male dogs was kept on high levels [mean value was (22.7 +/- 3.2) mmol.L-1], exogenous insulin was (21.4 +/- 2.4) U.day-1. Three female dogs died in 7 days after they had been injected with the combined inducers. Alloxan-streptozotocin combination administration reduced the dosage of each drug, and decreased the toxic and side effect of each dru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method has a high rate of success to induce Type I diabetes male dogs.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对参加我院健康体检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病例68例,每晚服用辛伐他汀,连续4月,观察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动态改变。结果68例观察者共发现斑块112个,服药4月后发现低回声斑块面积消退幅度达32%,混合性斑块达25%,高回声斑块只有9%,平均消退幅度22%,除高回声斑块外,其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TC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G、LDL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HDL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服用辛伐他汀4月后斑块的面积变化以及血脂的改变结果表明,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酸戊乙奎醚对氧化乐果中毒大鼠心肌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CHE)对氧化乐果中毒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SC组)、中毒对照组(OC组)、阿托品治疗组(OA组)和长托宁治疗组(OP组),观察实验大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和心肌的病理改变。结果OC组大鼠迅速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并死亡,而OA组和OP组大鼠症状较轻,但OP组大鼠的肌颤、肌无力程度较OA组轻,且心肌的病理损害小。结论PCHE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所引起的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临床研究尿道发育不良性阴茎弯曲27例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皮肤切口绕过菲薄尿道,脱蜕尿道表面阴茎皮肤,切断阴茎腹侧之深浅筋膜,伸直阴茎,手术不伤及尿道。结果27例阴茎下弯得以伸直,其中1例因留置橡胶导尿管导致阴茎部尿道狭窄,经尿扩治疗2年余,排尿尚通畅。结论采取保护菲薄尿道的切口脱蜕阴茎皮肤,切断增厚的阴茎筋膜能伸直Ⅰ型弯曲的阴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特点及预后,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2月至2009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7~65岁。良性病变2例,腺样囊性癌13例,鳞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癌4例,其他组织类型3例。1例行开胸探查术,33例行肿瘤切除术和气道重建术,根据肿瘤生长特征行气管环形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或气管楔形切除术,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乳头状瘤切除术;另3例未行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气管肿瘤组织类型及行不同术式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行开胸探查术1例患者术后第3d死于呼吸衰竭,围术期病死率2.94%(1/34),余33例术后康复出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5.29%(12/34),其中肺部感染6例、肺不张4例及声音嘶哑2例。随访6个月~15年,随访率97.29%(36/37)。3例未手术患者均在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33例患者术后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95%CI(0.77,0.99)]、47%[95%CI(0.29,0.66)]和41%[95%CI(0.21,0.61)]。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鳞癌及其他组织类型(χ2=17.581,P=0.001)。患者行气管楔形切除术与环形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5%CI(0.34,0.91)]和77%[95%CI(0.44,0.9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886)。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远期生存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糖尿病症状显著缓解并能长期维持,主要是因为术后胃肠道激素的改变,此外体质量下降、饮食减少以及其他的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随着其治疗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手术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分为三组:缺氧/复氧组(Ⅰ组)、利多卡因预处理组(Ⅱ组)和正常对照组(Ⅲ组),每组10份。检测肝细胞缺氧/复氧培养后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肝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肝细胞凋亡率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Ⅰ、Ⅱ组细胞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率较Ⅲ组均升高(P<0.05),透射电镜示肝细胞损伤,可见凋亡细胞;Ⅱ组细胞复氧后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Ⅰ组(P<0.05),而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Ⅰ组升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也显示Ⅱ组肝细胞比Ⅰ组损伤轻微。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氧/复氧后肝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保护机制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尖锐湿疣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皮损中郎格尔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的特征性表型,探讨其在CA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30例初发CA皮肤组织为标本,20例正常包皮为对照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LC的CD1a、HLA-DR、S-100蛋白的表达,采用Motic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以及光学显微镜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并对不同蛋白分子标记的LC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Motic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以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尖锐湿疣皮损中CD1a( )LC数量、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100( )LC、HLA-DR( )LC数量、蛋白表达密度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 )LC/CD1a( )LC比值为0.082±0.0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CA皮损表皮中CD1a( )LC、S-100( )LC、HLA-DR( )LC的平均灰度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皮损表皮中LC上CD1a与HLA-D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D1a( )LC、S-100( )LC以及S-100( )LC、HLA-DR( )LC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性。结论CA皮损中存在不同标记的LC,这些不同标记的LC的数量和其表面标记蛋白的表达密度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提示:CA微环境中LC功能异常是HPV致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一期修复男童尿道下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一期修复男童尿道下裂的疗效。 方法  1995年至 2 0 0 2年间共收治尿道下裂及其并发症 32 3例 ,其中年龄 <14岁 2 4 2例 ,除并发症病例外 ,施行尿道下裂成形手术2 0 5例。其中带蒂包皮皮管尿道成形术 (Duckett) 12 7例 ,原位阴囊皮管加带蒂包皮皮管 (Duplay加Duckett) 2 5例 ,膀胱黏膜代尿道 16例 ,阴茎原位皮管 16例 ,带蒂包皮皮瓣相嵌 (Onlay) 9例 ,尿道口近端带蒂皮瓣翻卷 (Mathieu) 7例 ,尿道口前移 (MAGPI) 5例。 结果 术后发生尿瘘 19例 ,尿道外口狭窄 1例 ,总成功率 90 .2 %。总并发症发生率 9.8%。其中Duckett术式并发症 7.8% (10 / 12 7) ,阴茎原位皮管 12 .5 % (2 / 16 ) ,Mathieu术 2 8.6 % (2 / 7) ,Duplay加Duckett术 16 .0 % (4/ 2 5 ) ,膀胱黏膜代尿道 6 .3% (1/ 16 ) ,Onlay 11.2 % (1/ 9)。 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 ,根据患儿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