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78篇 |
药学 | 3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外科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例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发病情况、治疗过程,并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胆道发育不良的疾病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5例胆道发育不良患儿均因生后不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内科治疗病情无改善入外科治疗;肝功能检查见胆红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伴肝酶不同程度增高;超声检查示胆囊干瘪未充盈或胆囊腔狭小,胆总管显示不清.5例患儿行手术探查,术中造影显示肝内、外胆道通畅,管腔纤细;病理检查见部分汇管区中小叶间胆管缺失,小叶间胆管/汇管区<0.5,诊断为胆道发育不良,予留置胆囊引流管,术后抗炎、补液、保肝及对症治疗.经2个月~6年门诊随访,5例患儿均存活至今,其中3例黄疸清除,1例皮肤仍黄染并伴有瘙痒,1例未退黄.结论 术前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患儿,术中造影提示胆道纤细,结合病理检查证实小叶间胆管/汇管区比例<0.5,可以明确胆道发育不良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怀槐异黄酮抗妊娠小鼠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BALB/c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肝损伤模型组和大、中、小剂量异黄酮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从受孕第7天开始分别灌胃异黄酮,每天1次,共7 d。除正常组外,各组从妊娠10 d起连续4 d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μg/g体重。常规检测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给异黄酮的孕鼠血清ALT、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与肝损伤模型孕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证实给药孕鼠肝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怀槐异黄酮对雌激素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双重宫腔镜手术系统(HEOS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HEOS系统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 ...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变化,为探索原发性P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找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原发性PD的患者30例(原发性PD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NC)。收集原发性PD组患者病史资料、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采集两组受试者的新鲜粪便,于-80℃冰箱冻存。对粪便菌群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比较两组的菌群多样性和各物种分类水平上的菌群差异。结果 原发性PD组和NC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原发性PD组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高于N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0.052)。两组肠道菌群组成在各物种分类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原发性PD组厚壁菌门占53.6%(41.7%~64.8%),而NC组拟杆菌占51.7%(31.7%~65.3%)。两组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9~3.4)比0.7(0.5~1.4),P=0.001]。在厚壁菌门所属的梭菌纲、杆菌纲、丹毒丝菌纲中,梭菌目、Christensenellace、Peptoclostridium、乳杆菌属以及Erysipelatoclostridium的菌群相对丰度在原发性PD组高于NC组(P=0.024、0.046、0.036、0.022、0.037)。原发性PD组在拟杆菌目内普雷沃菌科丰度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理研菌科的Alistipes属、Marinilabiliales的丁酸弧菌属较NC组丰度偏高(P=0.047、0.033)。在放线菌门的双歧杆菌属,原发性PD组的相对丰度高于NC组(P=0.009)。尽管相对丰度较低,原发性PD组在疣微菌门及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也高于NC组(P=0.025)。结论 原发性PD患者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较健康人群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HBV感染所致的肝细胞损伤及肝组织炎症与机体细胞免疫密切相关,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巨噬细胞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与病毒的清除和肝细胞的损伤直接相关[1].CD4+Th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调节CTL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效应中发挥关键作用[1-2].本研究以Th1和Th2细胞及其功能性细胞因子为切入点,以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Th1和Th2细胞在上述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采用修订版急性胰腺炎Altanta分类标准,重新评价各临床生化指标、临床评分及影像学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03—2018-03期间于我院急诊内科住院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MSAP及SAP患者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对SAP患者的预测价值,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及评分应用ROC曲线分析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4例,其中MSAP组患者100例(80.65%),SAP组患者24例(19.35%)。SAP组患者CRP、Scr、BUN、AST、LDH、BG、Ranson评分、BISAP评分、EPIC评分及入院时合并SIRS的比例均高于MSAP组,而ALB、血Ca、FT3水平均低于MSAP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Scr、ALB、FT3、Ranson评分、BISAP评分、EPIC评分和入院时合并SIRS对SAP患者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LB、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SAP患者的独立因素(P <0.05),AUC(95%CI)分别为0.906(0.848~0.964)、0.919(0.863~0.975)和0.908(0.850~0.966)。结论:在修订版急性胰腺炎Altanta分类下,ALB可作为预测中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对SAP患者的预测作用与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给予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康复治疗并应用下肢CPM(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观察其中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之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共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并分别应用血糖控制康复治疗+下肢CPM训练以及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在分离出的3 06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为871株(28.4%),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其分离率排第1位。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类标本中细菌分离结果分析显示,以呼吸道标本痰分离率最高(65.2%),其次是分泌物(16.6%)、中段尿(13.2%)。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较高的前6位抗生素分别是美洛培南(78.5%)、亚胺培南(75.2%)、头孢吡肟(67.3%)、头孢他啶(63.6%)、环丙沙星(63.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6.0%),其他的多种抗生素敏感率下降至60%以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高,治疗该菌感染应根据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选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敏感药物或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B细胞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分析(MTT)、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体内外GEN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B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体外实验:GEN浓度为0~25μmol/L时,对HEC-1B细胞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P<0.05),随着GEN浓度升高至50μmol/L时,对HEC-1B细胞则呈现抑制作用,当GEN浓度为100μmol/L时,则显示了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率达到55%。体内实验:人子宫内膜癌裸鼠模型经100μmol/L染料木素处理后体内平均瘤质量明显减小(P<0.05),抑瘤率可达39%,且处理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量减少,部分区域坏死明显。结论染料木素能够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为通过和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减轻雌激素促细胞增殖作用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细胞坏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