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42篇 |
临床医学 | 199篇 |
内科学 | 40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41篇 |
综合类 | 231篇 |
预防医学 | 51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9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型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易感性的关系,以揭示遗传因素在H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的研究设计和DNA测序分型(SBT)法,对45例维吾尔族HL患者和110名健康者进行HLA—A基因座位的精确分型,计算HLA_A基因座位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RF)及基因频率(AF)。结果:1)病例组共检出33个高分辨等位基因型,对照组中共检出44个高分辨等位基因型,HLA-A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满足Hardy-Wen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61。2)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比较,维吾尔族HL患者中等位基因HLA-A*01:01:01:01(45.48%"US16.04%)、A*03:01(39.68%VS18.35%)、A*01:01(33.91%vs18.35%)、A*02:07(28.18%VS13.73%)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A*02:01(69.05%vs85.47%)和A*1l:01(16.81%VS32.34%)则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3)新疆地区维吾尔族HL患者与维吾尔族健康人抗原型均以A2最为多见,各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01:01:01:01、A*03:01、A*01:01和A*02:07基因型与维吾尔族HL存在阳性关联,可能为维吾尔族HL发病的易感基因,而HLA-A*02:01、A*ll:01可能为维吾尔族HL发病的拮抗基因。 相似文献
3.
CT增强中对比剂注射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增强中对比剂的最少使用量,且能保证高质量图像的方案。方法 对5例肝门动脉扫描CT增强图像有关靶部位的CT值逐层测量,从而得到相应的“CT值-时间曲线”,最终找出有效增强周期。结果 根据经验确定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增强阈值为70HU,并找到增强阈值达到和结束的时间。结论 使用新型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可以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且注射率、延迟时间等有关参数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常见免疫表型与超声征象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乳腺癌分子生物标记物包括ER、PR、HER2、Ki67等指标,同时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测,比较上述免疫标记物与超声征像包括毛刺征、内部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肿瘤边缘和内部血流等级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与超声征像中"毛刺征"相关(χ~2=6.221和7.114,P0.05),ER、PR均与超声征像中的后方回声、内部微小钙化和内部血流无明显相关性(P0.05);HER2阳性表达与超声征像中的"内部血流"和"内部微小钙化"相关(χ~2=8.224和4.562,P0.05),Ki-67与超声征像中的"内部微小钙化"有关(χ~2=4.998,P0.05),HER2、Ki-67均与超声征像中的后方回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的超声恶性征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组织中ER、PR、HER2、Ki-67的表达状态,对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和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管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冠心病介入治疗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效果。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FCA)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技术如冠状动脉内支架、球囊旋磨技术、旋切技术以及冠状动脉内激光的应用,使介入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疗效日益提高。作为有一定危险的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手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1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16个肿瘤结节行超声引导PMCT,一般先用60W、100s,然后30~40W、300~600s,直径≥3 cm的肿瘤一次多点凝固.结果治疗后肿瘤结节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内部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增强CT检查9个肿瘤结节无强化,7个部分强化;治疗后4例活检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治疗后1个月5例临床症状消失,7例症状减轻;随访6~40个月(平均20个月),7例存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PMCT治疗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对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纳入血糖控制良好(HbA1c〈7%)的30例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实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钠组和常规治疗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后均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并培养EPCs,采用流式技术、免疫荧光双染法、MTT比色法、30 min贴壁方法、改良型Boyden小室法对EPCs进行计数、鉴定、增殖、黏附和迁移等功能检测。体外实验:随机抽取上述患者20例,提取其空腹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6 d后收集贴壁细胞,将收集到的每份贴壁细胞各分成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用上述方法观察体外药物干预对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钠组用药后较用药前,CD3+4/CD1+33、vWF+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功能增强(P〈0.05或〈0.01);较常规治疗组用药后,CD3+4/CD1+33、CD1+33/KDR+、vWF+细胞数量增加,增殖、黏附、迁移功能增强(P〈0.01)。药物干预组EPCs增殖、黏附、迁移功能较对照组增强(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增加糖尿病患者EPCs数量,并能改善其增殖、黏附和迁移功能,且此作用独立于降糖、降压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0.
两个山丘型疫区牛血吸虫病疫情动态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为正确评估防治效果、制订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山丘型疫区仁美和大仓作为观察点,采用毛蚴孵化法检查牛血吸虫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牛感染率;入户调查家畜放牧行为,每年4、9月调查野粪和钉螺分布及感染率。结果与1993年比较,2007年仁美和大仓观察点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98.4%和93.8%;感染度亦呈下降态势,至2007年基本以低感染度为主。1995年以后仁美观察点野粪阳性率为0,大仓点至2007年处于较低徘徊状态;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呈下降趋势。结论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由于自然环境特殊,疫区往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加大查治病和扩大化疗力度可迅速降低血吸虫病疫情。要彻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还必须加强钉螺孳生环境改造和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