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6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药学 | 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尿道阴道炎中生殖支原体(Mg)的致病性及临床特点.方法用本所生化室建立的套式PCR法对110例儿童尿道阴道炎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此法灵敏度为103cfu/ml,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病例组中Mg检测的阳性率7.27%(8/11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0.病例组的8例患儿均为女性.Mg阳性病例中尿道阴道炎临床表现急性期者为12.5%(1/8),亚急性期者为37.5%(3/8),慢性期者为50%(4/8).结论Mg是儿童尿道阴道炎的病原体,女童易感,临床以慢性期表现为主,红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肥胖学生健康评估体检,了解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罹患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现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和密云县17所中小学2012至2013年度参加学校常规年度体检并以BMI为评价指标筛查为肥胖的学生,进行以健康风险评估为目的的临床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量(身高、体重及体质成分),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判定肥胖状态;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评定儿童高血压;采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推荐的中国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判断血脂异常;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美国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 809/3 227名(56.1%)肥胖学龄儿童青少年完成了现况调查且具有完整体检数据,平均年龄12.2岁。肥胖学生心血管代谢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高血压30.8%,血脂异常43.3%,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66.6%,肝功能异常11.6%,脂肪肝16.0%,黑棘皮症21.9%。肥胖男生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肥胖女生。重度肥胖占总肥胖人数的29.9%,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重度肥胖学生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黑棘皮症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学生。结论 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心血管代谢异常随肥胖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相关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需要得到更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脂和肥胖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生活行为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 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研究"中选取6~18岁学龄儿童3503名,分为肥胖组(1229名)和非肥胖组(2274名).进行问卷调查、静脉采血和基因型检测.结果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共提取蛋白类食物、果蔬、烟酒、静态生活方式和业余体育活动5个公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FTO基因与蛋白类食物交互作用为例,当两因素共同存在时,其中归因于交互作用的危险度占19.16%.该位点多态性与果蔬、静态生活方式和业余体育活动的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则依次为5.97%、19.62%和12.43%;该位点与烟酒可能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在中国学龄儿童中,蛋白类食物、果蔬、静态生活方式和业余体育活动等生活行为因素可能修饰FTO基因与肥胖的关系.但仍需要大规模、前瞻性的干预性研究,验证FTO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儿童肥胖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注射用脉络通的药效学作用,用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了离体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用兔血浆优球蛋白溶解试验法,以溶解时间(ELT)为指标,进行了在体兔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测定试验;用双缩脲法显色以吸光度为指标,进行了在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试验;用125I标记血块注入兔静脉形成血栓法,以血中核素放射活性计数为指标,进行肺血栓溶解试验。结果表明,脉络通在离体条件下有溶解纤维蛋白和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经t-检验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用药前各兔血液放射活性计数一般在700~900 cpm/g的范围内,静注脉络通后1 h受试物血液放射活性增加,有量效关系,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脉络通有加速优球蛋白溶解和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能够改善循环障碍,防治肺栓塞,是溶解血栓及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一特定中国人群中,探讨心肌钾通道基因HERG基因EXON7-1692位点多态性与成年期QT间期的关系。方法对该人群344人进行临床检测,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QT间期相关基因HERG第七外显子(EXON7),其扩增产物直接进行单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QTc≤0.41s者(健康对照组)为267人,占调查人群的77.6%;QTc>0.41s者(QT间期延长组)为77人,占调查人群的22.4%。在EXON7-1692位点测得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纯合GG基因型241人,占70.1%,基因频率为0.839;纯合AA基因型8人,占2.3%,基因频率为0.161;杂合GA基因型95人,占27.6%,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χ=0.158,2ν=3-2=1,0.5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群体角度探讨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第17外显子(Exon17)变异与胰岛素抵抗(IR)的发生。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某一特定队列中国人群(345名)的INSR基因Exon17进行扩增,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单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1)男性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风险是女性的1.83倍(P<0.05)。(2)在Exon17测得3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即10798位点的G缺失(1017位天门冬氨酸),10954位点的C→CA(1069位亮氨酸),10961位点的T→TA(1071位苯丙氨酸)。生化指标分析发现,10798位点G缺失者的甘油三脂水平低于不缺失者(P>0.05),缺失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不缺失者(P<0.05)。按性别分层,3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在IR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结论INSR基因Exon17的3个SNPs改变可能并不直接参与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K缺乏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国7省市405例健康足月婴儿和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进行测定。结果:(1)405例足月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率为44.7%(181/405),其中男婴为43.5%(93/214),女婴为46.1%(88/191)。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为43.0%(61/142),其中男婴儿为45.3%(34/75),女婴为40.3%(27/40),二者性别无统计学意义。(2)城市和农村出生足月婴儿和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人群2-9mg/ml范围最多,亦占44.2%,但在>200ng/ml极重度阳性亦占10.3%。(3)PIVK-Ⅱ阳性率随月龄增加而降低,但2月龄时其阳性率仍为14.3%。(4)城市新生儿PIVK-Ⅱ阳性率随出生体重增加和孕周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存在较严重维生素K缺乏亚临床现象,应大规模实施维生素K预防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中学生常规体检筛查肥胖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代谢异常的罹患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海淀区8所中学常规体检筛查出387名12~17岁肥胖学生进行临床健康风险评估,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检查黑棘皮症和腹部肝脏超声,以及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和LDL—C)、肝功能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推荐的NAFLD诊断标准。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x2检验、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7名肥胖中学生的NAFLD检出率为45.0%;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o.8%和49.1%;随着肥胖程度增加,NAFLD患病率、黑棘皮症检出率、血脂紊乱和肝功能损害程度呈上升趋势。肥胖合并NAFLD中高TC、高LDL.C、低HDL.C、高TG、IFG、肝功能异常和黑棘皮症检出率分别为6.3%、4.0%、37.9%、22.8%、46.0%、17.8%和28.5%,NAFLD组高TG、肝功能异常、黑棘皮症的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学生BMI每增加1 kg/m2,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40%;有黑棘皮症的肥胖学生发生NAFLD风险是无黑棘皮症的2.74倍(95%CI:1.36~5.52),高TG可增加肥胖学生罹患NAFLD的风险(OR=2.75,95%CI:1.48。5.11)。结论 以学校常规体检来源的肥胖学生中NAFLD检出率较高,同时伴有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高BMI、高TG和黑棘皮症独立作用于NAFLD。 相似文献
9.
17βE2对切除卵巢兔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17βE2对卵巢切除(OVX)兔的AS斑块、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34只成熟未孕雌兔分为4组:A为NC;B为Sham+CHO;C为OVX+CHO;D为OVX+CHO+17βE2。喂养12周,喂养前与12周后测定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及纤维蛋白原。喂养12周后处死,测定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百分比。结果: ①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之比,A、B、C、D组分别为0.02±0.00、0.42±0.15、0.67±0.23、0.12±0.11,B组小于C组(P<0.05)、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②血脂TC、TG、LDL-C、ApoB,B、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③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与纤维蛋白原D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17βE2能抑制脂质斑块沉积,改善血脂代谢,减轻高脂血症,改善血液流变学。这可能是雌激素抑制AS形成的部份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肺炎支原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顺序饱和液相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夹心酶免疫放射分析法对30 例肺炎支原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 α和白细胞介素- 8( I L- 8) 的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 T N F- α及 I L- 8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T N F- α和 I L- 8 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T N F- α在肺炎支原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 I L- 8 升高的重要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