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8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2篇 |
口腔科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285篇 |
内科学 | 222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139篇 |
特种医学 | 89篇 |
外科学 | 399篇 |
综合类 | 593篇 |
预防医学 | 173篇 |
药学 | 24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5篇 |
肿瘤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74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国家卫生部签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于1994年9月2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半年有余,经观察发现非正规渠道的生物制品流通仍时有发现,生物制品的发放仍显混乱状态,如不及时纠正,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隐患,一旦出事,后果不可想象,因此,尽快理顺生物制品的供应渠道势在必行。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加强科学的管理 如何加强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1、各级防疫部门心中底数清。目前,生物制品的使用主 相似文献
3.
1996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内外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坏疽2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15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Backfund等于1982年3月首先施纹状体内植入自体肾上腺髓质治疗重症帕金森氏病。近年,我们向尾状核头内植入自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和胎脑黑质细胞治疗2例帕金森氏病,结合临床资料讨论如下。例1:男性,35岁。于11前头外伤,当时有昏迷达2日。逐渐出现右侧肢体震动,且累及左侧肢体。检查:右侧肢体震颤明显,左侧亦抖动。肌强直、运动障碍、动作缓慢、慌张步态,面具脸。以精神紧张时更为严重。拟诊为震颤一僵直型的震颤麻痹。服美 相似文献
5.
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是指胆道探查术中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总管下段和(或)胰腺、十二指肠的损伤.可造成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的漏出且互相混合,激活形成腐蚀性极强的消化液,引起腹膜后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处理非常棘手. 相似文献
6.
7.
8.
10.
目的 分析中下段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 57.1%(32/56)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T3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T2和T1直肠癌的43.5%和33.3%(P=0.043);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阳性率为72.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0.7%(P=0.017);20例(35.7%)中下段直肠癌患者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该20例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15例(75%)VEGF表达阳性,而36例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仅有17例(47.2%)VEGF表达阳性,(P=0.044).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VEGF表达状况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可能参与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