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仁栋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6,(2)
研究痢疾杆菌菌型分布与变迁特征对菌痢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我们将1951~1984年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供今后防治工作的参考。一、痢疾杆菌不同菌群随年代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2.
3.
四川省1950—1995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1950~1995年共发生伤寒117295例,死亡2174人,年平均发病率为332/10万。1952年及196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率各为1079/10万和1510/10万;6~9月发病最多;70年代后发病两个波峰特征已不复存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高发区。10~39岁发病占7160%,各年龄组发病专率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男与女之比为139∶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4822%,次为工人及学生,各占1572%和1486%。传播方式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占6452%,食物型占1935%,水型占1613%;爆发流行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830%;临床症状呈现明显轻症化趋向。伤寒沙门氏菌已成为现今流行的单一菌型;大多数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出现耐药性;vi噬菌体分型D2占3490%,而近年M1型有增加之势。并分析了引起伤寒流行的主要因素,对伤寒防制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1985年1月19日,美国俄亥俄州一位23岁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在他的左手中指上有一值得注意的溃疡。一个月以前,他在圣比来斯岛、巴拿马的丛林中游览时,曾被许多昆虫叮咬过。尽管口服红霉素,而溃疡变得更大了。2月20日,这个大学生因2×2cm的顽固性溃疡长在靠近指关节处,被收进一个地方医院。溃疡处淋巴管扩张不明显。从溃疡边缘处取活组织检查,显示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作细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对该患者使用了口服四环素、静脉注射新青霉素以及伤口引流。 相似文献
5.
1964年Carlsson和Mollaret等确认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对人致病以来,迄今国外已有80余个国家报导检出此菌,国内李笃唐、陈亢川、于恩庶、陈永金等,先后从腹泻患者,猪、鸡、鼠,污水中分离出本菌,并证实在人间有O:3,O:4,O:5、27血清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HTLV一Ⅲ/LAV是亲人类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与淋巴结有关的病毒,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病原体,已在各种体液,包括血液、精液和唾液里被发现。最近,在美国卫生研究所,科学家们从1例 相似文献
7.
8.
谢仁栋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6,(5)
实验动物采用出生3—6周龄断奶的巴布氏雌雄幼鼠,试验前用不含抗菌的食物和自来水喂养之。在胃内或腹腔内接种前,将各组幼鼠的粪便标本悬浮于无菌蒸馏水中,连续培养两天,保证不带有空肠弯曲杆菌和其他有关的弯曲杆菌。镉免疫抑制试验:通过在幼鼠腹腔内注射(每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1950—1996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1950~1996年累计发生细菌性痢疾5047820例,死亡17898例,发病率波动在12.01~451.18/10万之间,平均年发病率为124.94/10万,经游程检验,47年间发病率总的升降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波动在0.05~1.90%之间;78.28%的病例发生在7~10月;发病最高年龄组为0~4岁,发病专率为496.48/10万,次为20~24岁为265.62/10万,最低是10~14岁仅为45.26/10万;山区发病高于平原及丘陵地区;发病农民占40.11%,其次是儿童占26.74%。对检出的10169株志贺氏菌菌群分析,A群占3.2%,B群占81.3%、C群占1.7%、D群占13.8%,在B群中,以2a血清型占22%,3血清型占10%,1b血清型占8%,而福氏3型由50年代的34.1%逐年代降至现今的10%。对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于今后预防和控制菌痢的发生和流行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军团菌正式命名以来, 目前军团菌属已分离出39个种、61个血清型。我们于1997年11月在成都市两星级宾馆冷却塔循环水分离到2株军团菌(编号为97004、97008), 经送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鉴定, 确认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