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18篇 |
免费 | 1066篇 |
国内免费 | 8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3篇 |
儿科学 | 265篇 |
妇产科学 | 150篇 |
基础医学 | 956篇 |
口腔科学 | 225篇 |
临床医学 | 3152篇 |
内科学 | 1416篇 |
皮肤病学 | 238篇 |
神经病学 | 399篇 |
特种医学 | 89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500篇 |
综合类 | 6164篇 |
预防医学 | 2616篇 |
眼科学 | 287篇 |
药学 | 2396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2421篇 |
肿瘤学 | 5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478篇 |
2022年 | 562篇 |
2021年 | 590篇 |
2020年 | 463篇 |
2019年 | 509篇 |
2018年 | 517篇 |
2017年 | 332篇 |
2016年 | 393篇 |
2015年 | 419篇 |
2014年 | 967篇 |
2013年 | 979篇 |
2012年 | 1187篇 |
2011年 | 1323篇 |
2010年 | 1210篇 |
2009年 | 1205篇 |
2008年 | 1169篇 |
2007年 | 1040篇 |
2006年 | 1017篇 |
2005年 | 1043篇 |
2004年 | 882篇 |
2003年 | 804篇 |
2002年 | 692篇 |
2001年 | 695篇 |
2000年 | 716篇 |
1999年 | 545篇 |
1998年 | 469篇 |
1997年 | 474篇 |
1996年 | 425篇 |
1995年 | 384篇 |
1994年 | 308篇 |
1993年 | 215篇 |
1992年 | 252篇 |
1991年 | 211篇 |
1990年 | 182篇 |
1989年 | 172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119篇 |
1986年 | 111篇 |
1985年 | 117篇 |
1984年 | 88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82篇 |
1981年 | 51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8篇 |
1975年 | 8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采用加罗宁对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应用加罗宁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芬太尼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防牵拉反应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牵拉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心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罗宁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中对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31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物以及治疗转归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相关药物有:抗菌素类药为19.4%(6/31),中药为19.4%(6/31),抗结核药为16.1%(5/31),抗肿瘤药为9.7%(3/31),解热镇痛药为6.5%(2/31),抗甲状腺药为6.5%(2/31),抗精神病药9.7%(3/31),其他类药为12.9%(4/31)。临床出现急性药物性肝病28例,慢性药物性肝病3例。临床表现依药物的作用机制而不同。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经停药及护肝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不同种类的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结肠腺瘤与腺癌p53,c—erbB2蛋白及CE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正常结肠粘膜,40例结肠瘤及40例结肠癌组织的p53,c-erbB2和CEA的表达。结果发现:结肠癌患者p53,c-erbB2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腺瘤(P〈0.01)。p53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腺瘤患者中,重度显著高于轻度病例(P〈0.01);在结肠腺癌患者中低分化显著高于高分化病例(P〈0.05);CEA的新型单克隆抗体col-1对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阳 相似文献
5.
6.
许汴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8,(2)
有关疟原虫抗原的鉴定和有前途的疟疾疫苗临床试验的快速进展最近不乏报道。同时对于控制另一个主要寄生虫性疾病——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也同样取得了成功性的进展。在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次会议上(1986)已指出对该病的免疫学研究是成功 相似文献
7.
胆道蛔虫,类似中医所称的蛔厥。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运用安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118例,均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60例,女58例。年龄最大46岁,年龄最小6岁。病程1~3天。118例中有排蛔病史者103例;有吐蛔史者78例。其中有吐蛔、排蛔史者66例。118例患者均经内服或肌注解痉止痛类药物,疼痛不见缓解而来就诊。二、诊断依据 1.本组病例均为突然右上腹或胃脘部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疼如刀割,坐卧不安,甚则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8.
手癣中医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是由致病真菌,主要是由抵抗力很强的红色毛癣菌感染所致。足癣发病率高,在我国某些城市和工厂夏季成人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临床上治疗手足癣的方法很多,但是治愈后易复发.我们应用泡足治疗手足癣25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手癣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8~53岁(其中3例合并足癣)病程6月~11年。足癣246例,男198例,女48例,年龄6~63岁,病程2月~15年。二、治疗方法 1.药物成分。水杨酸、硼酸、苯甲酸各5g,鞣酸、呋喃西林各0.5g,将以上药物混合成1包。2.使用方法:每包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蛇床子水提取液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蛇床子水提取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 S180 肉瘤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给予不同剂量蛇床子水提取液后观察 S180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曲线、血清唾液酸 (SA)、瘤重及小鼠生存天数的变化。结果 :蛇床子水提取液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降低荷瘤小鼠血清 SA水平 ,0 .0 6mg/(g· d) ,0 .1 1 mg/(g· d)、0 .2 1 mg/(g· d)剂量组平均瘤重低于肿瘤对照组 (P<0 .0 5 ) ,抑瘤率依次为 2 3 .2 %、2 9.1 %和 2 4 .8%,且能延长荷瘤小鼠生存天数 (P<0 .0 1 ) ,动物生命延长率依次为 :2 6 .9%、3 4 .8%和 2 6 .6 %。结论 :蛇床子水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 ,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