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演变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计数(LPH)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最新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4例),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PCT、LP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神经阻滞对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性功能正常的下腹部手术患者(志愿受试者),青年组及老年组各8例,分别于脊神经阻滞前后取阴茎海绵体内血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同时分别测量阴茎长度与周径的变化。结果:脊神经阻滞后青年及老年组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明显升高,与阻滞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青年及老年组阴茎海绵体内血浆中NO含量及NOS活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脊神经阻滞前后阴茎长度与周径明显增加(P<0.01)。结论:脊神经阻滞可以使NO含量、NOS活性升高及阴茎长度与周径增大。脊神经阻滞阻断交感神经,间接兴奋副交感神经,从而促进阴茎的勃起。为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内细胞凋亡及CO含量变化,进一步探讨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成年组(8月龄)、老年组(16月龄)和衰老组(24月龄)。取阴茎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改良双波长法检测CO含量。结果:增龄大鼠阴茎组织中细胞凋亡显著增多(成年组:4.38±1.06,老年组:9.38±1.69,衰老组:18.50±1.60),CO含量减少[成年组:(12.19±0.87)nmol/μg,老年组:(7.93±0.63)nmol/μg,衰老组:(5.68±0.62)nmol/μg],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O含量与细胞凋亡的变化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r=-0.889,P<0.01)。结论:增龄大鼠阴茎组织中细胞凋亡与CO含量呈负相关,CO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机制从而参与了雄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性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阴茎海绵体内NOS和内源性C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A组);高糖高脂饲料饲养4周后从其他40只大鼠中筛选出30只构建成功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DM大鼠组(B组);胰岛素治疗组(C组)和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组(D组)。8周及12周后注射阿朴吗啡观察各组大鼠阴茎勃起情况。12周后测各组大鼠血浆总Hcy含量及阴茎海绵体内NOS活性和CO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阴茎勃起功能明显降低,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和CO含量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2型DM大鼠中高Hcy血症发生率为5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中大鼠血浆Hcy浓度显著下降,阴茎勃起功能、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均升高(P<0.01),Hcy与NOS(rA=-0.89,rB=-0.76,rC=-0.91,rD=-0.91)及CO含量(rA=-0.82,rB=-0.77,rC=-0.93,rD=-0.81)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DM大鼠血浆中的高Hcy可能是引起阴茎海绵体NOS活性下降、CO含量下降,进而导致DM ED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胰岛素、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改善DM大鼠的勃起功能,提高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和CO含量。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79年10月以来共收治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7例,采用单纯性肾切除4例,自家肾移植3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9岁~14岁,平均12.4岁。病程最短29d,最长18个月,其中5例以头痛、呕吐、抽搐及视力障碍等病史就诊。血压33.3~21.3/21.3—14.6kPa平均血压27.0~18.1kPa,4例有血管杂音。6例肾图检查5例患侧异常。7例行大剂量排泄性肾盂造影3例患侧不显影,4例显影时间延迟且患侧肾  相似文献   
6.
我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利用腰部单切口联合经尿道电切术行输尿管剥脱,术共完成改良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12例,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例,年龄50 ~ 78岁,平均67.2岁,男性5例,女性7例;肾盂肿瘤9例(左侧5例,右侧4例),输尿管上段肿瘤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患侧腰部不适.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有肾盂、输尿管占位性病变或充盈缺损,直径0.8~2.9 cm,平均约1.8 cm,未见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征象,其中3例输尿管上段肿瘤行输尿管镜检查并活检,均提示移行细胞癌Ⅰ级改变,膀胱镜检未发现下尿路占位性病变.8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4例阴性.术前检查总肾功能及对侧分肾功能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盂移 行细胞癌Ⅱ~Ⅲ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Ⅱ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电切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经尿道途径应用电切镜切开输尿管口,再使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6例。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处理结石解除梗阻,22例获随访1~24个月,平均6个月,1例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无输尿管口狭窄发生。结论:联合应用电切镜扣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创伤小,效果确切,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后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1年.结果:20例患者随访6~18月,13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症状缓解,3例复发,无癌变.结论:腺性膀胱炎为良性病变,恶变率低,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21例因S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1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营养状况及预防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恢复快,较快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效地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预防感染的发生,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Fournier坏疽     
Fournier坏疽是一种严重的累及男性外生殖器的外科感染,又称突发性阴囊坏疽。1883年法国Fournier首先报告本病。国内马永江1956年首次报告1例以来至今不足25例,我院近3yr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27~54岁,平均44.5岁。发病原因:1例因外伤史、1例因尿路感染,另外2例由于卫生差。其中3例做细菌培养,1例为变形杆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另外1例是枸橼酸杆菌和变形杆菌。本组1例阴茎肿胀、3例阴囊肿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