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患者的脱失情况,探讨美沙酮剂量<100 mg/d和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 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1 031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既往吸毒及吗啡尿检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失的相关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分析探讨美沙酮剂量<100 mg/d与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结果 1 031例MMT患者的脱失率为40.6%(419/1 031),尿检阳性者和美沙酮剂量<100 mg/d者的脱失率分别是57.6%(99/172)和37.4%(347/929),高于尿检阴性者(42.3%,363/859)和美沙酮剂量≥100 mg/d者的脱失率(26.5%,27/102)。控制混杂因素后,美沙酮剂量<100 mg/d者比剂量≥100 mg/d者更易于发生脱失(OR=3.05,95%CI:1.84~5.06),尿检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于发生脱失(OR=2.25,95%CI:1.59~3.19)。美沙酮剂量<100 mg/d和吗啡尿检阳性存在相加(RERI=256.46,AP=0.87,S=8.05)和相乘(OR=2.45,95%CI:1.71~3.49)交互作用且方向一致。结论 MMT中,美沙酮剂量<100 mg/d及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呈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笔者论述了报道由食管异物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紧急处置及护理,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首次尝试了三腔二囊管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有一定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瘦素受体变异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原发病例94例作为病例组,按照频数匹配的方法选择一般人群1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ELISA方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01)。各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04),且等位基因G在两组的分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4.03,P<0.001)。与AA型基因携带者相比,AG型携带者患病的危险度为1.33(95%CI为0.63-2.70),GG型携带者患病的危险度为7.14(95%CI为1.92-25.64),变异型等位基因G(AG GG)携带者患病的危险度为2.04(95%CI为1.09-3.82)。结论血清瘦素水平高,瘦素受体变异为乳腺癌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饮食、生殖等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寻找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原发病例9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一般人群128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以及血液标本的采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和文献认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水果食用频率(OR=0.58,95% CI=0.40—0.66)、蔬菜食用频率(OR:0.75,95%CI=0.30—0.81)、虾类食用量(OR=0.31,95%CI:0.11—0.87)、乳腺良性病史(OR=3.15,95%CI=1.12—8.91)、乳腺外伤史(OR=9.85,95%CI:5.32—20.92)、月经不规律(OR=3.03,95%CI=1.01—9.13)、服用避孕药史(OR:6.44,95%CI=1.82—22.85)、血清FCH(OR=15.19,95%CI:4.11—56.19)、TG(OR=5.54,95%CI=2.33—9.89)、apoA1(OR=12.73,95%CI=2.44—66.31)、apoB(OR=0.05,95%CI=0.003—0.63)水平和腰臀比(OR=3.68,95%CI=1.34—10.11)进入回归模型。结论血清FCH、TG、apoA1水平高,月经不规律,使用雌激素,乳腺良性病史,乳腺外伤史可能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apoB水平高,食用虾类、水果、蔬菜为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4年9-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3所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636名治疗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高危性行为及相关的行为因素等资料。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高危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63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中最近3个月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比例高达80.2%(510/6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乙肝疫苗接种史、首次吸毒年龄和HIV感染可能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未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史不详、未感染HIV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风险较高,OR值(95%CI)分别为1.668(1.021~2.725)、1.730(1.068~2.801)和2.880(1.697~4.888)。未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史不详与未感染HIV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为男性、未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史不详以及未感染HIV。建议加强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干预,降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后2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前期已完成的MHD患者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20μg和60μg HepB的免疫原性随机对照试验基础上,选取全程接种后2年的MHD患者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 CHAID)分析HBsAb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患者全程接种20μg、60μg HepB后2年HBsAb阳性率分别为42.98%(52/121)、59.63%(65/109)(χ2=6.37,P=0.01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接种60μg HepB者HBsAb阳性率高于接种20μg HepB者而透析年限≥5年者低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 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 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1 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 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 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 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史、性行为、乙型肝炎感染史等合并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采集血样检测HBsAg。采用EpiData 3.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为13.85%(113/8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5~45岁者比≥ 45岁者,OR=1.738,95% CI:1.031~2.931)、HBV感染家族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者比无HBV感染家族史者,OR=2.898,95% CI:1.678~5.005);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OR=1.744,95% CI:1.052~2.892)。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较高。25~45岁、有HBV家族史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的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建议针对HIV感染者加强HBV感染监测,控制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HBV感染现状, 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对山西省范围内16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 524名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可能的HBV感染危险因素等, 检测乙型肝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5项。用SAS 9.3软件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影响因素。结果1 524名MHD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5.25%, HBV感染率为38.85%, 不同医院之间感染率不同(t=2.33, P=0.034)。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零模型分析得到组内相关系数(ICC)=0.106 4, 约10.64%的总变异是由医院不同引起。引入解释变量后的结果显示, MHD患者50~65岁组的HBV感染率高于0~35岁组(OR=1.560, 95%CI:1.061~2.293);有拔牙史(OR=1.267, 95%CI:1.009~1.591)和乙肝家族史(OR=2.052, 95%CI:1.176~3.582)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乙肝疫苗接种是HBV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34, 95%CI:0.541~0.996)。结论 不同医院间MHD患者HBV感染存在差异, 年龄组(50~65岁)、乙肝家族史及拔牙史为MHD患者HBV感染危险因素, 接种乙肝疫苗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0-1-6月20 μg和60 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1年抗-HBs情况,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0-1-6月20 μg和60 μg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基础上,以完成全程接种后1年随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其抗-HBs,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