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4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2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33篇 |
内科学 | 6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99篇 |
预防医学 | 16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4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因消化性溃疡就诊于福建省立金山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诊断为Forrest分级Ⅱb级溃疡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分为内镜电凝止血组(59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36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对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康复效果。方法:将38例患有肩袖损伤的举重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热疗及手法推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及运动疗法(包括肩袖肌群训练及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治疗8周后采用视觉疼痛评分法(VAS)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VAS和ASES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忽视传统基本功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内分泌科疾病较为复杂,给医学生在初步接触临床中带来阻碍,教学查房通过实际病例,以主治医师带领床旁实践与病例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升医学生问诊、查体等基本功及临床思维能力,并且主治医师可通过答疑与总结提高自身专业与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患者对慢乙肝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对疾病的心理和行为应对情况,以更好评估慢乙肝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防治需求,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疾病带给慢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慢乙肝患者的健康管理、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8位慢乙肝患者在诊疗前后进行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结果 大部分患者知道疾病的一般知识,对疾病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宣教前与宣教后患者在乙肝传播途径、带来的后果认知、加重肝损伤因素的认知及保护家人不受感染的措施等方面问卷得分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患者对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与文化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69.1%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加强对慢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宣传,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准确的健康指导和连续的干预,促进患者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建议,对监测和防控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未来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0至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孕前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人群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的31个省、市、自治区220个试点县的21~49岁育龄妇女,共2 120 131人.研究孕前营养指标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含量(HB)和空腹血糖(FBG).结果 2010至2012年总体上中国育龄妇女孕前平均HB含量持续升高,而孕前平均BM1和FBG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将3个孕前营养指标测定的结果均分为4类,各类构成人群均主要分布在25 ~34岁年龄组.孕前低BMI人群发生率逐年增加,从2010年10.4%(31 649/304307)增加到2012年14.14%(114 159/807 131);孕前超重人群及肥胖人群均在2012年发生率最低,分别为10.65%(85 984/807 131)和2.32%(18 735/807 131).孕前低血糖发生率由2010年5.45%(16 581/304307)降至2012年5.23%(42 199/807 131);孕前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逐年降低,分别从2010年3.17% (9 652/304 307)和1.64%(4 982/304307)降至2012年2.71%(21 875/807 131)和1.05%(8 505/807 131).孕前轻度及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分别从2010年12.29%和0.95%降至2012年9.62%和0.78%;孕前高HB含量人群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10至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3个孕前营养指标的变化趋势在4个分类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中国育龄妇女总体孕前营养状况良好,肥胖、贫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和纤维板层肝细胞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C)两种罕见肿瘤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术后生长发育状况进行随访。结果8例患者中SPTP7例,FLC1例。患儿在术前身高均偏矮,平均身高SDS为-1.9±0.2cm/年,5例患者术前生长速度为1.5±0.2cm/年。术后1月、3月、6月生长速度分别为2.0±0.3cm/年、4.3±0.2和7.4±0.4cm/年(n=6),术后半年平均身高SDS为-1.0±0.3。两例男性患儿术前年龄15和15.5岁,无青春发育迹象,术后6个月出现窜个、变声和睾丸发育。结论SPTP和FLC可以明显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手术切除肿瘤后则可以出现追赶性生长和青春发育启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部分切开配合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加速度计对成人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效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加速度计(CSA)测量成年人日常体力活动的效度进行验证并提出根据 CSA数据预测能量消耗的方程。方法 选取 72 名北京市居民,年龄(43.6±4.0)岁,男性 33 名,女性 39名,作为调查对象,佩带7天CSA,在同一期间采用双标水方法(DLW) 测量能量消耗,包括平均每天总能量消耗(TEE)、平均每天体力活动能量消耗(AEE)和体力活动水平(PAL)作为验证标准。结果通过CSA测量的平均每天活动计数(AC)与TEE、AEE和PAL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31、0.30、0.26(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TEE的因素包括去脂体重或体重指数、AC(R2=0.52~0.70),影响AEE的因素包括AC、性别和去脂体重(R2=0.25~0.32)。结论 CSA能准确测量中国成年人日常体力活动模式,AC可以解释TEE和AEE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病历书写的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一环,既往的病历教学靠教师人工对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核查,存在效率低、标准不一、时效性差、抽检率低、结果难以保存统计等不足.为了在国内及早探索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辅助电子病历教学,我们以入院记录中的既往史和月经婚育史为例,建立电子病历完整性计算机辅助教学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并与人工电子病历检查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