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18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51篇 |
药学 | 4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防治是临床医师的经常性工作。在采取的措施中,抗菌药的应用已占重要地位。近30年来,可供选用的抗菌药越来越多。尽管抗菌药对防治院内感染起了很大作用,但防治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仍十分困难。目前,重新评价抗菌药的应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败血症概念的再认识及其病原学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败血症概念的再认识及其病原学诊断的意义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传染病科(510515)周福元,汪能平对败血症概念的再认识长期以来,败血症这个概念虽然使用广泛,但并不得到充分描述。SchusterHP(1989)曾对败血症提出如下定义:败血症作为一种临床... 相似文献
3.
4.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13,自引:25,他引:113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1次,术后应用不超过36h,共计921人;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d可能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36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共计121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8例,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7.
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Bactec 9120自动培养仪对2005年1~10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医院和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与结论: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87株,其中医院感染147株(79%),标本来源为:痰液及支气管灌洗液114份、血液8份,手术部位分泌物5份,腹水及胆道、皮肤、泌尿道等其他分泌物标本20份;属于社区感染40株(21%),标本来源为:痰液及支气管灌洗液33份,胆道、皮肤、泌尿道等其他分泌物标本7份.前者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73%)、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68%)、头孢吡肟(60%)、美罗培南(56%),而耐药率较高的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93%)、庆大霉素(72%)、哌拉西林钠(67%)、阿米卡星(59%);后者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78%)、阿米卡星(77%)、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68%)、头孢吡肟(63%)、美罗培南(63%),而耐药率较高的是复方磺胺甲噁唑(80%)、头孢噻肟钠(55%)、哌拉西林钠(48%)、庆大霉素(43%)、左氧氟沙星(43%).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医院感染.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同类单剂.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病原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最具有特征的感染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10%—20%。此前,腹腔内并无原发性感染灶。SBP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肝硬化病情较重,可能提示已进入病程后期,预后颇差。伴有SBP者,病死率约50%左右,其中三分之一直接死于SBP。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