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8篇 |
免费 | 534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99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332篇 |
口腔科学 | 85篇 |
临床医学 | 1095篇 |
内科学 | 905篇 |
皮肤病学 | 68篇 |
神经病学 | 223篇 |
特种医学 | 435篇 |
外科学 | 1176篇 |
综合类 | 2397篇 |
预防医学 | 751篇 |
眼科学 | 53篇 |
药学 | 882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693篇 |
肿瘤学 | 3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306篇 |
2020年 | 311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88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596篇 |
2011年 | 636篇 |
2010年 | 646篇 |
2009年 | 636篇 |
2008年 | 535篇 |
2007年 | 470篇 |
2006年 | 434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443篇 |
2003年 | 382篇 |
2002年 | 298篇 |
2001年 | 232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中华临床外科杂志》2004,12(5):1205-1206
重型颅脑损伤不仅原发性脑损伤严重,继发性脑损伤也较严重。此类病例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起着关键作用。我院自1999年5月-2004年3月采用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在我国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幸存者中的 3/ 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重度致残者占 2 / 5 ,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 。脑干包含着重要的神经核团 ;有广泛的网状结构 ,对维持生命活动及意识状态起重要作用。我院神经内科 2 0 0 2— 2 0 0 3年收治脑干梗死患者 5 0例 ,探讨脑干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减少其发病率、致残率 ,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脑干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男 4 1例 ,女 9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 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 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 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 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 d、低温组术后14 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 d,常温组C3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 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 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 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 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5.
例1.女,29岁,因左乳脓肿切开引流术后10个月切口不愈于1991年6月3日入院。患者1990年6月哺乳时发现左乳有一3cm×3cm无痛性肿块,2个月后明显增大,伴红肿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外院诊断为“左乳房脓肿”,作切开引流术,引流出血性液体及干酪样物150ml.术后切口不愈、溃烂。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们收治了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7~33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14个月.挛缩瘢痕位于颈前区或颈侧区,按临床分类[1]为Ⅰ度或Ⅱ度偏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白质剪切伤的CT表现。方法:搜集12例经手术证实后的脑白质剪切伤的临床和CT表现,结合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脑白质剪切伤临床表现有特征性,但CT早期表现无特征性。扫描时间需与外伤后时间对应,外伤后时间越长,CT表现越来越具有特征性,特别是伤后24小时大部分CT表现具特征性。结论:CT检查是诊断脑白质剪切伤的有效方法,能结合临床24小时内作推测诊断。为临床治疗或手术提供有力依据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疗效迅速肯定,复发率低,我院共行此术式340例,复发率1.18%,本文通过340例甲亢患者的治疗,总结了此术式的特点及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