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恋爱状况在校大专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43名在校大专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恋爱状况的在校大专师范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综合、SCL-90总分11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恋爱感情质量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暂未恋爱的在校大专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恋爱质量高的同学。结论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恋爱,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血脂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发病关系。方法将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作为基线数据,从2010年监测点中选取8个省,每个省选择2个点作为随访点,排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者,共7046人进入随访队列,并于2016—2017年进行随访调查,共随访到4886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总人群及不同性别下血脂水平与糖代谢异常发病关系。结果共纳入4759名研究对象,随访期间糖尿病前期发病密度为26.1/1000人年,糖尿病发病密度为10.4/1000人年。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与TG<0.77 mmol/L相比,0.77≤TG<1.08 mmol/L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增加32%(HR=1.32,95%CI:1.11~1.94,P<0.05)。与HDL-C<0.91 mmol/L相比,HDL-C≥1.31 mmol/L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降低30%(HR=0.70,95%CI:0.54~0.90,P<0.05),P趋势检验<0.05。与TG<0.77 mmol/L相比,TG≥1.57 ...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变化趋势,分析其超重和肥胖发病率,为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对北京市一所综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04年入学的全部大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高、体重的测量,共4次,分析体质指数变化趋势,计算超重和肥胖累积人年发病率。结果男生和女生在入学时BMI分别为22.7±4.2 kg/m2、20.9±3.5 kg/m2,2005年BMI水平最低,分别为22.2±4.3 kg/m2、20.3±3.3 kg/m2(P0.05),2007年BMI水平最高,分别为24.1±4.5 kg/m2、21.2±3.5 kg/m2,且均显著高于入学时水平(P0.05)。与入学时相比,男生在第四年时低体重率显著降低(P0.05),超重和肥胖率显著升高(P0.05);而女生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低体重率均显著升高(P0.05),正常体重者在第二年则显著减少(P0.05)。按照WHO判断标准和中国判断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累积人年发病率分别为8.87%和11.10%。结论该校大学生超重和肥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根据男生和女生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转铁蛋白受体评估铁过量状况最佳临界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国成年男性铁过量人群与铁营养状况正常人群血浆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并确定sTfR在评价铁过量时的适宜临界值。方法: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采集的静脉血液样本中随机抽取226名铁营养状况正常的成年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331名铁过量的成年男性作为铁过量组,比较两组人群sTfR水平,采用工作特征曲线(ROC)法探讨其评估铁过量状况的最佳临界值。结果:铁过量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sTfR浓度分别为1325.46±484.92ng/ml、1788.56±457.02ng/ml,铁过量组sTf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采用ROC曲线法确定sTfR判断铁过量的最佳临界点为1300ng/ml,对应的敏感度为76.99%,特异度为72.82%。结论:我国成年男性铁过量人群血浆sTfR水平低于铁营养状况正常人群,sTfR<1300ng/ml为评估铁过量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维生素A(VA)的营养状况、VA缺乏率、VA边缘缺乏率,研究血浆VA与铁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由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大样本中随机抽取380名3~12岁儿童,检测血浆VA含量,同时测定血红蛋白(Hb)、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受体(sTfR)。了解儿童VA营养状况,计算VA缺乏率、VA边缘缺乏率,研究VA与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受试儿童VA平均含量为(1·03±0·24)μmol/L,其中8·4%儿童VA缺乏,44·7%儿童VA边缘缺乏。血浆VA与Hb呈正相关(r=0·16986,P<0·01),与sTfR呈负相关(r=-0·12863,P<0·05),与TIBC、SF不相关。结论铁缺乏伴随VA边缘缺乏在中国儿童中普遍存在,VA与铁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健康儿童和育龄妇女血浆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SF)浓度及TfRSF比值,研究血浆TfR与其它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3组健康人群(3~6岁学龄前女童109名,11~12岁青春前期女孩133名,20~45岁育龄妇女115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血浆TfR、铁蛋白(SF)浓度及TfRSF比值,研究TfR与SF、血红蛋白(Hb)、总铁结合力(TIBC)及年龄相关性。结果血浆TfR浓度在学龄前女童最高,青春前期女孩次之,育龄妇女最低,分别为(23.34±6.78)、(21.33±5.30)和(19.86±4.83)nmolL。青春前期女孩的血浆SF浓度高于育龄妇女,育龄妇女高于学龄前女童,分别为(60.37±33.39)、(57.17±29.81)和(47.83±24.49)μgL。TfRSF比值在学龄前女童最高,青春前期女孩次之,育龄期妇女最低,分别为(0.72±0.83)、(0.48±0.47)、(0.47±0.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SF、Hb、年龄对TfR有影响。结论血浆SF、Hb(即使SF、Hb在正常值范围内)及年龄均对TfR有影响,储备铁含量越低SF对TfR的影响越强。儿童血浆TfR含量高于成年人,表明儿童生理性储备铁含量低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与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采用川芎嗪与甲钴铵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48例,单用甲钴铵每日滴注1次,连续2周.观察DPN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肌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68.5%(P<0.05),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系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颈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自拟滋肾填髓汤为主,治疗颈椎病5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41岁,平均51.7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1个月;颈惟X线所见,椎体前凹消失,骨质增生46例,颈椎间隙变窄者10例,颈椎间盘突出2例。临床分为神经根型32例,椎动脉型16例,混合型10例。临床表现为:颈肩臂及手指痛麻;眩晕头痛,伴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颈椎棘突或椎旁压痛,牵拉及压头试验阳性,C_6~C_7分布区感觉减退,肱二三头肌反射降低。舌质 相似文献
9.
李剑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26)
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常用的精神疾病物理治疗方法。尤其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的出现使电休克治疗成为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快速、安全、有效措施。研究证据表明,电休克治疗有多种神经生物学机制。对电休克治疗研究中,治疗前后各种神经生理和神经生化变化,涉及神经化学物质、功能连接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改变,已被认为是电休克治疗的结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对ECT治疗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