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了解地中海贫血基本知识,遗传规律及其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方法对一位CD41-42纯合子伴-α^3.7纯合子缺失患儿及其父母亲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相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纯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纯合子突变。父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母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三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变小。结论地中海贫血的卫生教育及宣传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4.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芯片技术,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该芯片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工具软件比对HPV L1基因。设计可扩增高危型HPV的通用简并引物和可以鉴别HPV型别的基因探针,仪器将探针点样于尼龙膜上,制备HPV分型基因芯片。芯片检测的样本结果与HPV基因测序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芯片的分析性能。结果建立的HPV基因芯片的灵敏度为102cfu/ml,重复性检测的HPV型符合率为96.7%(87/90),与基因测序结果分型的符合率高达94.3%(66/70),可以检测常见的高危型和导致性传播疾病的HPV型别,可在6~7h内出结果,结果可通过仪器判读。结论HPV基因芯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与基因测序的结果符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报告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免疫(APAAP)技术检测20例抗-HCV阳性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结果。抗-HCV阳性者的CD3+、CD4+阳性细胞、CD4/CD8比值和RBCC3bRR分别为45.25%±9.14%、32.25%±6.8%、1.27±0.27和12.75%±4.3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而BRCICR为12.28%±4.8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HC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损。 相似文献
6.
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8例HBs妇阳性患者血清用FQ-PCR定量法测定HBV-DN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测定HBV-M,同时进行肝功能(ALT、AST及PA)测定。结果HBV-DNA定量大三阳组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t=4.463,P〈0.05;t=3.478,P〈0.05),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4,P〉0.05);HBV-DNA定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05),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P〉0.05;t=0.661,P〉0.05;t=1.951,P〉0.05);HBV-DNA定量与ALT和AST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r=0.252,P〈0.05;r=0.238,P〈0.05),而与前白蛋白(PA)无相关性(r=0.017,P〉0.05)。结论HBV-DNA定量与HBV-M关系密切,与AIJ、AST有一定相关性,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与PA无相关性,全面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乙肝患者诊断和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并评价等位特异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突变的方法。方法 设计与rpoB基因突变后的碱基配对的引物用于扩增突变基因,建立AS-PCR检测rpoB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58株结核菌进行了检测。结果 AS-PCR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相关基因rpoB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达91.7%。AS-PCR检测rpoB基因,有1628A→T、1657C→T,G和1673C→T突变分别占耐利福平结核菌株的18.2%,22.7%和36.4%。检测rpoB突变与MIC测定RFP耐药率和PCR-SSCP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2%和74.1%。检测试验可在3-4h内完成。结论 AS-PCR方法是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基因突变的敏感和快速方法,可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用构建的人hIL-2质粒和结核杆菌DNA疫苗pVS84联合免疫后,对小鼠的细胞因子进行了测定并对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攻击的能力进行了评估。方法将hil-2插入pVAX1,构建了人hIL-2的质粒pIL2。将雌性C57BL/6鼠分成6组,分别用pVS84和pIL2各50μg,pVS84,pVAX1,pIL2S和PBS免疫3次,间隔2周,加强免疫2次。另一组用BCG(105CFU)皮内免疫1次。每组10只鼠在最后一次加强后,取脾培养,检测上清细胞因子。另10只用结核菌H37Rv攻击,2周后取脾、肝和肺培养结核菌并计数。结果pVS84+pIL2联合免疫组的鼠血清hIL-2平均浓度为720.5±114.5pg/ml,显著高于其它组。pVS84+pIL2组、pVS84组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mIL-2和mIFN-γ平均含量显著高于3个阴性对照组(P<0.001),与BCG免疫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VS84+pIL2组脾、肝和肺的平均结核菌载量分别为12471.4±2269.3,13622.6±2404.0和14742.0±2378.7CFU/g,低于pVS84组和3个阴性对照组相应器官的结核菌载量(P<0.001),与BCG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pIL2质粒与pVS84联合免疫能够刺激机体产生Th1型免疫应答,抵抗H37Rv攻击的能力与BCG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防治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 RRTIs 患儿 85 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益生菌组 43 例和安慰剂组42 例。 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片(每片重 0.5 g,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均≥0.5×10^6 CFU)2 片,3 次/ 日,口服 3 个月;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片剂外观、口味与益生菌片相同但无益生菌成分),用法同益生菌组。 治疗后两组患儿均随访观察 12 个月,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抗生素使用及咳嗽、发热、患病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 12 个月,益生菌组与安慰剂组年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3.8±1.6)次、(7.3±1.8)次,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2.1±5.6)d、(22.6±7.1)d,咳嗽时间分别为(11.6±4.6)d、(20.3±6.7)d,发热时间分别为(6.4±2.3)d、(13.5±4.2)d,患病时间分别为(13.2±6.0)d、(23.4±7.8)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益生菌防治小儿 RRTIs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抗生素使用、咳嗽、发热和患病天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