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我市恶性肿瘤死亡动态及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对南京市区1986-1988年恶性肿瘤死亡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来,国外应用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结合同位素、荧光电镜、酶等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了许多特异性、敏感性高,而且快速的试验方法,为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研究和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1979年张颖悟等将SPA介绍到国内,引起了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并对SPA的应用进行了许多研究。我们于1981年及1982年用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脑患者脑脊液和静脉血进行了快速诊断,结果均为满意。后又进一步改进,采用耳垂或手指微量血作为检测标本,同样获得满意结果,这就使病人免受抽取 相似文献
3.
曹赛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1,2(3):151-151
1979年,对我院收治的流脑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做了带菌调查,还对部分陪人作了抗体测定,以此预测流脑疫情,有一些体会,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和2-ME处理法,对117例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乙脑病人血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期阳性检出率荧光抗体法88.88%,2-ME处理法47.00%,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发病天数前法1~5天的阳性率已高达88.0%,6~32天均维持在90.24~93.55%,而后法的阳性率发病6~10天仅达58.54%,11天以后渐趋下降。37名正常人和29例非乙脑患者,两法均呈阴性。荧光抗体抗核抗体法强阳性患者15例中,有4例出现非特异性反应,但采用正常细胞对照即可排除。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报导南京市区1986~1988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结果,探讨了肿瘤流行特征及防治重点。南京市区癌亡率,80年代高于70年代,呈现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同期全死因的第2位。男性癌亡率高于女性,性比值为1.50。 相似文献
8.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