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4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5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组,比较不同水平组的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血肿扩大及死亡情况.结果入院时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NIHSS评分、入院后血肿扩大、预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机血糖>11.1 mmo1/L的患者在NIHSS评分、血肿扩大以及预后方面与随机血糖<6.1 mmo1/L的患者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糖与病情及预后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探讨抗γ公共链单抗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抗γ公共链单抗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Balb/c裸小鼠(H-2d)体内用CFSE标记的Balb/c小鼠(H-2d)T细胞(3×107个)重建其免疫系统,同时给予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供者C57BL/6小鼠(H-2b)脾细胞(5×106个)静脉输注,24h后实验组受鼠经腹腔注射抗γc单克隆抗体(4G3,3E12,TUGm2,各0.5mg)和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β链单克隆抗体(TM-β1,0.5mg)混合液;对照组:以IgG2a2.0mg作为同型对照代替抗体腹腔注射,余处理与实验组相同。经上述处理后12h和48h后处死受鼠,取其脾细胞及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经抗体处理12h和48h后,实验组T细胞未发生明显增殖;而对照组两时间点均可观察到CFSE标记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地减低,表明T细胞发生了分裂增殖。同时AnnexinV法可见,实验组标记有CD3-PE单抗的T细胞12h发生了明显的凋亡,但48h却几乎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而对照组两时间点则均未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两组间12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术前给予抗γ公共链单抗联合供者细胞特异性输注,通过有效抑制针对供者抗原发生效应的T细胞增殖,可进一步促使其发生凋亡而被有效清除,从而最终实现免疫耐受,且此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右室游离壁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5次超声检查;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高频二维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速度.结果 无排异反应及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与正常人相比,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与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相比,反映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功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均有下降趋势,但仅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位移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舒张功能的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应变率、速度各指标中,急性排异组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应变率均较无排异组显著降低(P<0.05),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速度以及心尖段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均与无排异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在排异反应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Th细胞因子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细胞亚群 ,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在移植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种类的不同 ,可分为Th0、Th1、Th2、Th34个细胞亚群。Th0细胞被认为是其它亚群的前体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Th1、Th2、Th3细胞。Th1细胞主要分泌IL 2、IFN γ、TNF α ,它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产生IL 4、IL 5、IL 6、IL 9、IL 10、IL 13,它主要介导体液免疫 ,而近来其在免疫诱导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正在被人们逐渐所认识。Th3细胞主要分泌高水平的TGF β和IL 1RA ,抑制免疫系统功能。本文就这些细胞因子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CD4 CD2 5 T细胞的免疫磁性分离(MACS)方法,并检测其体外免疫抑制功能。方法 分离C5 7BL 6小鼠和Balb c小鼠脾脏细胞后运用MACS法分离CD4 CD2 5 T淋巴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选出细胞的活性和纯度,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分析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 MACS分选法分选出的CD4 CD2 5 T细胞活性>97% ,纯度>95 % ;此方法获得的CD4 CD2 5 T细胞在体外不增殖,经丝裂原活化后可以抑制同品系小鼠和异品系小鼠的CD4 CD2 5 -T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MACS法可简单迅速分选出高纯度无菌CD4 CD2 5 T细胞,且不影响细胞活力。CD4 CD2 5 T调节性细胞在体外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作用;丝裂原活化的该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但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活化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活化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经丝裂原与同种抗原刺激激活T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观察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25、Survivin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给BALB/c裸鼠输注C57BL/6小鼠脾细胞后第 4~7天, 观察肝脏内T细胞浸润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nA刺激后培养的脾细胞可表达survivin(表达不局限于G2 /M期 )。survivin 细胞为T细胞, T淋巴母细胞可同时表达CD25和survivin。survivin 细胞中仅部分细胞表达CD25。ConA刺激淋巴细胞后第 6天, 凋亡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加 ( 22. 90% vs5. 23%P<0. 001)。于BALB/c裸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后,于第 4~7天, 在BALB/c裸鼠肝脏中可观察到T细胞浸润并表达Survivin。结论: T细胞激活后可表达survivin, 故可作为活化T细胞的标志。T细胞持续表达survivin, 需要在体内与抗原持续接触。 相似文献
7.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41次超声检查;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及心尖四腔观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峰值收缩应变及心尖各切面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左室整体平均峰值收缩应变。结果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与正常人相比,除了4个心尖节段(后壁心尖段、前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前壁心尖段)外,左室壁各节段峰值收缩应变均显著降低(P〈0.05);心尖各切面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及左室整体平均峰值收缩应变均较正常显著降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与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后室间隔及侧壁各节段相比,峰值收缩应变均有下降趋势,但仅后室间隔心尖段峰值收缩应变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心尖四腔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快速准确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在排异反应诊断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瓣环运动判断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二、三尖瓣环的运动判断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 对8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2次超声检查,其中5次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7次无排异反应.记录心尖长轴、四腔及两腔切面的组织多普勒图像,测量二尖瓣环的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间隔6个位点以及三尖瓣环侧壁位点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s、Ve)、收缩期位移(Ds),并计算二尖瓣环6个位点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结果 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二尖瓣环各位点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减低,但仅后间隔位点的Ve、Ds及前间隔、前壁位点的Vs、Ve、Ds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平均值、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也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三尖瓣环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及位移可简便无创监测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三尖瓣环运动异常对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可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治疗组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照组庆应用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两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的治疗方法。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5 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腹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转换为每日单次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缓释剂的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受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44例(22对)。来源于同一供者的两个肾脏数字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和常规组在术后1个月内的用药方案是无差异的, 免疫抑制维持方案均为他克莫司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类(或麦考酚酸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术后1个月左右, 观察组的免疫抑制方案转换为以西罗莫司为主, 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缓释剂和泼尼松每日单次的服药方案, 而常规组的用药方案不变。观察在转换方案前后两组之间的移植肾功能、蛋白尿水平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常规组的血清肌酐值在术后1个月时分别为(163.40±51.57)μmol/L和(166.10±49.48)μmol/L,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案转换后, 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 观察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均较常规组略低, 分别为(130.10±30.10)μmol/L和(134.90±28.97)μmol/L, (121.50±24.96)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