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人群及不同胃部疾病病例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agA、iceA、vacA及HP0519的分布.方法采用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150株幽门螺杆菌上述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对其分布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93%(139/150)中国菌株cagA基因3′端重复序列的PCR产物具有东方菌株特征.75%(113/150)菌株iceA基因为iceA1,19%(29/150)为iceA2,不同地区间iceA基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iceA1、iceA2的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种族特点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96%中国菌株(144/150)vacA基因s区的等位基因为s1;m区等位基因m2、m1b和m1b-m2的比例分别为57%(85/150)、27%(41/150)和11%(16/150),仅2株福建菌株为m1a.不同地区间vacA s1、m2、m1b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m1b-m2的分布高于福建和北京菌株.云南菌株vacA s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种族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vacA m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不同民族间m2的分布有显著差异,白族人群m2的分布显著少于汉族和纳西族.93%(140/150)的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 DNA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不同地区间HP0519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不同.云南菌株HP0519的多态性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来源不同民族菌株的HP0519基因存在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中国菌株cagA 3′端JF/TR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东亚菌株特点.中国菌株vacA基因多为s1,其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关.中国菌株vacA基因m区的分布具有多样性.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的幽门螺杆菌菌株cagA基因PCR检测方法,为客观评价CagA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中已知的cag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针对cagA基因保守序列,可扩增297bp片段的PCR引物,用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与SDS-PAGE检测CagA蛋白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CR检测82株国内幽门螺菌杆菌的cagA基因,77株为cagA阳性,阳性率为93.9%,SDS-PAGE显示包括所有PCR扩增阴性菌株在内的74株幽门螺杆菌均表达CagA,阳性率为100%,PCR检测cagA基因的敏感性为93.2%。结论 建立了敏感性高的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细胞毒素(CDT)作用。方法9株GBS相关空肠弯曲菌以及4株腹泻患者分离菌株的全菌蛋白分别以0.001μg~5μg/mL的浓度作用于HeLa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获得不同菌株对细胞作用的差异。结果不同菌株间产生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范围从0.01μg/mL到5μg/mL。结论GBS相关菌株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素作用与腹泻患者分离株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空肠弯曲菌菌株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素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深圳市禽源、牛源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与相同时期和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比较,寻找空肠弯曲菌传播的证据。方法 对深圳市2016年3—11月分离的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进行复苏、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应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空肠弯曲菌126株,其中腹泻患者来源22株、禽源44株、牛源60株。除3株不能分型外,其他123株菌成功获得PFGE图谱。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呈现不同的基因特征:人源菌株PFGE带型高度多态化,未发现集中型别;P1是禽源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型别;牛源菌株呈现多型别分布,主要型别有C1~C6。综合分析发现,有3个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患者和禽牛来源的菌株。T1型别有12株菌,分别来自患者(3株)、禽类(6株)和牛(3株),T2型别包含5株菌,来自患者(1株)、禽类(2株)和牛(2株);T3型别包含7株菌,仅来自患者(1株)和牛(6株)。结论 本研究发现3个空肠弯曲菌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腹泻患者和禽牛来源菌株,为空肠弯曲菌的溯源提供证据。T1可能是深圳市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流行型别,在腹泻患者、禽源、牛源菌株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陈晓丽;顾一心;王海瑞;周贵兰;张鑫;刘畅;张建中;邵祝军;张茂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24,(5):430-434
目的 构建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RM197蛋白。分析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RM197抗体水平。方法 对CRM197基因进行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并克隆至pET28a(+)中,经表达条件优化后采用镍柱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对重组蛋白CRM197进行纯化,对纯化的CRM197进行Western blot鉴定。最后,经纯化后的CRM197蛋白与健康人群血清进行反应,检测人群血清中针对该蛋白的抗体水平。结果 CRM197蛋白进行了密码子及表达条件优化后,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后其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鉴定后能得到单一的特异性条带。经纯化的CRM197蛋白与不同年龄阶段健康人群血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抗原抗体反应。结论 利用本研究的策略,CRM197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但人群血清中含有高水平的CRM197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应用CRM197结合多糖作为抗原进行特异免疫效果的评价以及作为诊断抗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莱姆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检测459份自然人群血清、124份临床病人血清和438份牛、羊、狗、鼠等动物血清标本,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阳性率,自然人群中平原和山区分别是117%、443%(χ2=473,P<005);不同类型临床病人中以皮肤损害和关节炎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是1818%和1471%;动物血清中,平原和山区牛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和3261%(χ2=402,P<005),羊的阳性率分别为2222%和6128%(χ2=2927,P<001),狗和鼠阳性率分别为30%和357%。结论:不同地理景观中动物血清阳性率的高低与人群血清学结果相一致,莱姆病疫区主要在山区,羊可能是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0.
68株急性肾小球肾炎暴发相关A组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贵州两县急性肾小球肾炎暴发相关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探讨耐药监测在GAS疫情处理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GAS对8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性。结果68株GAS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2%和97.1%。不同人群、不同学校来源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携带者与患者分离菌株间抗生素耐药性的一致性提示对自然人携带GAS的耐药监测对疾病控制与疫情处理的重要性;当地治疗GAS感染不宜使用红霉素,青霉素仍为治疗GAS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替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