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7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1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170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03篇 |
预防医学 | 225篇 |
药学 | 12篇 |
3篇 |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现况研究时,常发现一些个体仅抗-HBs阳性,而 HBV 感染的其他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即所谓单项抗-HBs 阳性者。据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不同人群单项抗-HBs 阳性率为0~12%。此问题曾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2.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 1992~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为 9 7% ,由此推算 ,中国HBsAg携带者约 1 2亿 ,慢性肝病患者约3 0 0 0万例 ,每年死于慢性肝病约 3 0万例 ,其中 18万例为肝癌。为控制乙肝流行 ,中国卫生部提出了如下预防策略 :①新生儿普遍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②学龄前儿童和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③献血员筛查HBsAg ;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⑤由政府组织各类健康教育活动 ,以提高民众对乙肝的防治知识。1986年中国自行生产的血源乙肝疫苗正式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3.
庄辉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8,(2)
最近,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技术咨询小组第三次会议建议,将非甲非乙型肝炎分为两类:(1)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nterically Trans-mitted Non-A Non-B Hepatitis,简称HNANB(E)],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引起大型爆发或流行,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甲型肝炎,(2)肠道外传播的非甲 相似文献
4.
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率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于孕晚期按1:1比例随机分为注射HBIG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内均尽快注射HBIG 200 IU,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10μg,按0、1、6月方案注射.新生儿于7月龄及12月龄时检测外周血HBV标记物.结果 孕晚期注射HBIG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孕妇所生新生儿共103例,在7月龄、12月龄时均无HBV携带,阻断率均达100%.结论 新生儿出生2 h内尽快注射HBIG 200 IU,同时按0、1、6月方案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即可获得满意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孕晚期注射HBIG对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大量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除经血传播外,还可能存在母婴传播,本文就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APRELIMINARYSTUDYONIMMUNERESPONSETOHEPATITISEVIRUSDNAVACCINEINMICELuFengmin鲁凤民,ZhuangHui庄辉,ZhuYonghong朱永红andZhuXiaojie朱晓洁Obje... 相似文献
8.
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方法 采用巢式PCR(nPCR)检测HBV、TTV、B19、和SENV DNA;用逆转录巢式PCR(RT-nPCR)检测HGV和HCV RNA。结果 60例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单独HBVDNA阳性30例(阳性率为50.0%),HBV和TTVDNA阳性10例(16.7%),HBV和B19DNA阳性6例(10.0%),HCVRNA、HBV和SENVDNA阳性1例(1.7%),单独HCVRNA阳性1例(1.7%),HCVRNA和B19DNA阳性1例(1.7%),HGVRNA无一例阳性,单独B19DNA阳性2例(3.3%)。单独TTVDNA阳性1例(1.7%),另8例(13.3%)上述病毒核酸均为阴性。HBV合并感染TTV或B19对其血清学生化指标无影响。结论HBV是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GV、TTV、B19和SENV与非甲-戊型肝炎无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8城市HBsAg阳性和阴性乙肝患者的病毒血清型和基 …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对我国8个城市的43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52株HBsAg阴性血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扩增及其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型,并对该两类血清的乙肝病毒型别构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比较。方法 对长春、大同、杭州、深圳、青岛、西安、昆明和拉萨等8个城市共计43例HBsAg阳性和52例HBsAg阴性的乙肝病人血清进行HBV DNA PCR扩增(S基因第33 ̄533位核苷酸)并用PCR扩增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SARS的发病机制 ,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一样 ,主要是损伤人体的免疫器官 ,其发病与免疫器官的损伤有关 ,其依据是 :SAR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计数减少 ,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细胞数减少 ;病理学检查发现 ,除肺部损伤外 ,SARS死亡病例的尸检中可见脾脏萎缩、淋巴结出血及坏死等。本文作者综述了近一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SARS发病机制的论文 ,认为SARS CoV并不直接损伤人体的免疫器官 ,因大多数SARS患者在发病 2周后 ,血液中可检测到特异性抗 SARS CoVIgM和IgG抗体 ;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一些白细胞介素 (IL)明显升高 ,说明其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正常的 ;HIV感染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损伤而导致慢性感染和各种机会性感染 ;与SARS患者发生的继发感染有别。由于SARS CoV的发现仅 1年时间 ,对其研究尚不充分 ,目前对SARS的发病机制尚难下最后结论。本刊发表此文的初衷是发扬学术民主 ,提倡“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以便进一步推动对SARS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