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2016-2019年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适龄儿童22剂次NIP疫苗的接种信息,描述性分析报告接种率。结果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适龄儿童NIP疫苗总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23%、99.25%、99.11%、99.11%,各疫苗剂次报告接种率分别在97.86%-99.85%、97.56%-99.85%、97.43%-99.84%、97.87%-99.85%之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2016-2019年各疫苗剂次报告接种率分别在99.37%-99.51%、98.78%-99.02%、98.89%-99.20%之间。结论 中国2016-2019年适龄儿童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仍需加强中部和西部地区儿童NIP疫苗常规免疫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初中毕业生血压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水平,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学生958名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结果 随BMI增加,男女生血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早期干预,进一步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所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河北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结果 2007年5月-2012年5月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27株,男女性别比为1.7:1,平均年龄9岁,75.2%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但冬、春、夏季相对较多。96.3%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4 d。结论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建议将肺炎链球菌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减少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家长在疫苗相关事件报道后关注内容对其疫苗安全性认识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中国6个省份12个区县34个预防接种门诊选择0-3岁儿童家长,开展疫苗相关事件报道后关注内容和疫苗安全性认识问卷调查,分析关注内容对疫苗安全性认识的影响。结果在3178名纳入的儿童家长中,61.26%认为疫苗安全;90.40%听说过疫苗相关事件,其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途径主要为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75.15%)、政府和主流媒体官网或微信公众号(63.59%)、社交媒体群聊(40.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疫苗相关事件报道后关注疫苗科普知识、接种和补种信息、疫苗事件调查进展、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儿童家长认为疫苗安全的比例更高[OR(95%C I):1.66(1.41-1.95)、1.47(1.26-1.72)、1.29(1.06-1.58)、1.29(1.08-1.54)]。结论儿童家长认为疫苗安全的总体比例较低,疫苗相关事件报道后儿童家长关注内容显著影响其疫苗安全认识。需加强预防接种和疫苗安全性知识的家长和媒体沟通。 相似文献
5.
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每年都公布免疫程序,该免疫程序汇总了推荐用于≤18岁人群的目前已注册的疫苗。与2008年的免疫程序相比,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2001-2010年发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个案,探索其流行特征、发病强度与蚊虫间的关系,为科学防控乙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10年,采取专病被动监测、疑似脑炎/脑膜炎症状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乙脑疫情,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共同确认的ELISA检测乙脑IgM阳性病例;使用捕蚊管或电动捕蚊器捕获蚊虫等方法于5-10月对媒介蚊虫种类与密度进行监测。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75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0.08/10万和0.26%。男女性别之比为1.78:1,有5~15岁和≥40岁年龄组2个发病高峰,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比为2.57:1。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8-10月为主。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是石家庄市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别占当地蚊虫种类的54.07%和32.83%,乙脑疫情与同期媒介蚊虫密度有相关性(rs=0.5506,P=0.000)。24h内诊断为乙脑的比例为28.95%。结论石家庄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缓慢上升,流动人口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疑似脑炎、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对乙脑防治有重要意义;加强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乙脑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黑皮素4受体(MC4R)基因V103I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血脂的相关性,为控制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919名14~17岁初中生进行身体测量、血脂测定和V103I多态性检测。结果青少年各项血脂指标均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0.05),肥胖与血脂存在一定相关性;V103I等位基因突变率(G>A)为3.9%;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之间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超重组GG基因型的腰臀比(WHR)略低于GA/AA基因型(P<0.05);血脂指标TC,TG,LDL-C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青少年MC4R基因V103I多态性突变率与白种人接近,该多态性可能与男性超重有关,但与血脂异常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目前诊断现状,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建立涵盖市辖区、桂平市和平南县的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网络,通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获取10种常见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资料,对各种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精神萎靡,部分病例伴有头痛、呕吐、恶心和嗜睡等症状,大部分病例颈项强直、前囟膨隆、脑膜刺激征等临床体征均为阴性,脑脊液外观清晰/无色透明、蛋白质定性阴性、葡萄糖和氯化物正常或增高。临床医生对急性脑炎/脑膜炎的诊断较为笼统,60.04%的评估病例以其他脑炎作为入院诊断收治入院,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35.71%,漏诊率为78.49%,乙脑以外的其他病毒性脑炎病例中,临床医生最终判断为脑炎或脑膜炎病例的只有44.77%。 结论 乙脑以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漏洞,误诊率和漏诊率高,有必要加强常见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山西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按1:10,1:20,1:40,1:80四个稀释度稀释后进行乙脑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判定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方法并结合ELISA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测标本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以临猗县最高(87.6%),其次是栾川县(58.2%)和万荣县(51.4%)。经χ2检验,临猗县与万荣县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2,P=0.000),临猗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高于万荣县,栾川县与万荣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226)。两个年龄组(≤40岁和40岁)中和抗体保护率比较显示,临猗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万荣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栾川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145)。结论三个县健康人群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不同,这可能与当地乙脑的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