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的重要毒力因子vacA,cagA,iceA及插入序列IS在中国香港地区分离菌株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对72例证实为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直接进行检测。结果:72例患者中,69例(95.8%)感染的Hp菌株为vacA sIc型,3例(4.2%)为sIa型;23例(31.9%)为vacAm1b型,46例(63.9%)为vacAm2型;6例(8.3%)为混合型。63.9%(46/72)的患者感染菌株为iceA1型,29.2%(21/72)为iceA2型。CagA的阳性率为88.9%(64/72)。结论:Hp毒力因子vacA,cagA和iceA在香港菌株中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未发现特定cagA,vacA和iceA基因型别与DU相关。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嗜肺军团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嗜肺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子基因(mip)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嗜肺军团菌14个血清型参考株均扩增出特异的340bp片段,而三株非嗜肺军团菌及其他需鉴别诊断的常见病原菌均未扩增出此特异条带.检测灵敏度为2.6 pg/ul基因组DNA.结论依据mip基因建立的嗜肺军团菌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嗜肺军团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Cj)与非GBS相关Cj的蛋白质谱特征。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对这两类Cj各8株菌的全菌蛋白进行分离,比较蛋白质谱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结果 比较发现20个差异蛋白,质谱分析鉴定出17个蛋白质,包括wlaX蛋白,参与能量代谢的苹果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镍-铁还原酶小亚单位、半胱氨酸合成酶及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参与细胞加工处理过程的热休克蛋白、铁吸收ABC转运系统周质铁结合蛋白、烷基过氧化氢还原酶以及与细胞表面结构有关的鞭毛蛋白、UDP-N-乙酰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胺还原酶等。结论 wlaX蛋白可能与致GBS相关脂多糖的独特结构合成或细菌的毒力有关,wlaX蛋白及鞭毛蛋白有可能为GBS相关Cj的特征蛋白。 相似文献
4.
北京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cagA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cagA被认为是Hp致病程度相关菌株的一种标志 ,cagA并非存在于所有的菌株中 ,它在Hp菌株中的存在状态有地区差异。为了解我国cagA存在情况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 ,检测了从北京地区分离的Hp菌株cagA基因存在情况 ,并与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作了比较。对 6 4株Hp(由本实验室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菌株库提供 ,其中胃癌来源 2株 ,胃及十二指肠炎 34株 ,胃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 0 32 …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空肠弯曲菌(Cj)的双向电泳(2DE)系统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为空肠弯曲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一株空肠弯曲菌,培养48小时后制备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比较不同上样量和不同批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批次和不同上样量的胶进行比较,蛋白质的匹配率均可达到90.89%;未匹配蛋白主要是一些低丰度蛋白;增加上样量可增加低丰度蛋白的检出,但可产生蛋白质的共迁移,因此选择合适的上样量很重要;不同批次蛋白质点在等电点方向的位置偏移为0.62±0.37mm,在SDS-PAGE方向的位置偏差为0.72±0.51mm,相对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73。结论:表明空肠弯曲菌2DE的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很高的可重复性,符合蛋白质组学的要求,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深低温保存胃黏膜标本对Hp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低温(-80℃)保存胃黏膜标本对幽门螺杆菌(Hp) 分离率的影响。方法:将从现场采取的经^13C呼气实验证实为Hp阳性的283份胃黏膜标本随机分为两部分,228份在现场1星期之内分离建立,55份保存于-80℃冰箱中,18个月之后分离培养,比较Hp的分离率。结果:1周内和深低温保存18个月后胃黏膜标本的Hp分离分别为51%和53%,经统计学分析二没有显差别。结论:胃黏膜标本在保存液中置于-80℃的低温条件下18个月不会影响Hp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查中国5地区幽门螺杆菌(Hp)插入序列IS605、IS606的分布。方法 选取来自北京、福建、云南、沈阳、香港等地共104株Hp,用PCR及染色体打点杂交的方法筛查IS605、IS606的分布,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5地区Hp菌株IS605的阳性率为40%,IS606的阳性率为18%。云南菌株IS605的阳性率有高于其他地区的趋势,不同地区IS606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临床诊断结果分离的菌株IS605、IS606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IS605的两个开码读框ORFA、ORFB共存。结论 中国5地区Hp菌株广泛存在IS605、IS606,且IS605的分布可能与菌株分离个体的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8.
波利特、达克普隆和Nexium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比较质子泵抑制剂(PPI)波利特(雷贝拉唑肠溶衣片)、达克普隆(兰索拉唑胶囊)和Nexium对幽门螺杆菌(Hp)的抑制作用,初步解释近期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所显示的不同PPI用于Hp根除治疗所表现的明显效果差异现象。方法:使用Hp国际标准株NCTC11637、NCTC11639和国内分离菌株CAPMN62,应用平板掺入法测定三种PPI对Hp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波利特在体外对Hp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99为2.25mg/L),其次为达克普隆(MIC99为42.5mg/L),而Nexium抑菌作用不明显(MIC99为360mg/L)。结论:不同PPI对Hp的直接抑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作用除本身化学结构的差异因素外,制剂中的其他复合成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亟待对体外抑菌效果与用于Hp感染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和相关幽门螺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10.
幽门螺杆菌HSP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已普遍受到关注。毒力因子中,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已知所有的Hp菌株都产生HSP,它作为分子伴侣对于Hp的生存及其致病具有重要作用。HSP位于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抗HSP免疫反应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对于Hp的HSP研究较少。因此,克隆中国菌株的HSPB基因,阐明其基因结构特征,对于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及探索其基因产物作为疫苗成分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pGEM-T克隆载体、DNA Clean Up System为Promega产品;大肠杆菌JM109、Taq DNA聚合酶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实验所用Hp菌株CAPMN62株由本实验室中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