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天台县于1965年在仓山区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1973年后开始流行;82年发病811人,发病率为170.6/10万,居于全国第六位。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指出,在EHF高发疫区二个乡的五个自然村,按每15m~2放夹1个进行捕鼠,标记捕鼠点的位置和栖息场所,用荧光抗体技术对捕获的每只小兽作EHF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捕获6种小兽,查到褐家鼠、小家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抗体,褐家鼠为优势种,且病毒感染率最高。从家鼠EHF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看带病毒率,以6月份最高,EHF抗体阳性率以2月份最高,褐家鼠EHF病毒感染率平屋高于楼屋,EHF病毒感染鼠在居民区内的空间分布比较广泛。但在感染率高的地方有相对集中,这些相对集中的地点未感染鼠的密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7.
8.
根据卫生部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的要求,按照天台县HFRS监测实施细则,在中央流研所、省、市防疫站的热情指导下,1998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丰富了监测数据。现将今年的监测工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人间疫情监测收集本地各月年度HFR...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类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EHF病人血清中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1984~2000年天台县共发病5620例,486例HFRS恢复期病人血清学分型结果为,Ⅰ型(汉滩型)占60.91%,Ⅱ型(汉城型)占32.51%,未定型占6.58%.夏季和冬春季有二个发病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检测小兽汉坦病毒(HV)抗原20097只,阳性871只,带病毒率为4.06%.结论天台县是以Ⅰ型(汉滩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相似文献
10.
TR/PatocⅠ抗原玻片凝集试验与显微镜凝集试验对快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评价浙江省天台县卫生防疫站(邮编:317200)魏鸣,姚兆华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对及时治疗患者和发现新疫源地具有重要意义,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是经典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