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描述2014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重复发病者的流行特征,供手足口病防控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14年贵州省手足口病卡片资料。结果 2014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重复发病210人,发病422人次,重复发生率0.83%。9市(州)均有重复发病者,高发地区为黔西南州(1.63%)、遵义市(1.33%)和黔东南州(1.17%),64.93%发生在农村,时间分布与年度总发病分布一致,51.18%发生在4~6月,17.06%发生在10-11月,男女之比为2.77∶1,以1~3岁年龄段高发占76.54%,90.05%为散居儿童,53.30%的再发间隔在1~3个月,病原检测37.50%为EV71感染,34.38%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28.13%为CoxA16感染。结论 重复发病者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感染病原多样,应加强健康宣传、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甲肝流行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镇远县羊坪镇 2 0 0 4年 1至 3月甲肝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 ,为今后的甲肝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疫情核实和 1∶1配比的病例对照调查方法。结果 共发病77例 ,罹患率 6. 4 7‰ ;疫情波及该镇 10个行政村 ,主要集中在羊坪村和太坪村 ;2月份为发病高峰 ,5~ 19岁年龄多发 ,以学生为主 ;病例配对调查结果 :喝羊坪街上管网生水与病例有统计学联系(OR =4 . 17,1 71OR<10.16).结论 饮用水源污染可能为本次甲肝流行的主要因素。应大力加强饮用水源的卫生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贵州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山羊血液分离布鲁氏菌病原体并对其进行种型鉴定。方法采用血培养法对经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山羊血血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应用传统方法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可疑菌落进行种型鉴定。结果11份(GZB 01—11)抗体阳性的山羊血标本中有4份(GZB03、GZB04、GZB09、GZB11)经血培养瓶培养出布鲁氏菌可疑菌落,可疑菌落经传统方法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4株菌进一步采用布鲁氏菌属特异性PCR(BCSP31-PCR)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细菌,GZB03,GZB04,GZB11经种/型特异性PCR(AMOS-PCR)将其定为羊种布鲁氏菌,而GZB09采用该方法不能定种。结论从11份贵州省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山羊血样中分离到4株羊种布鲁氏菌,首次证实贵州省存在羊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4.
5.
摘要:目的 了解2013年贵州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聚集性病例卡片资料、聚集性/暴发调查报告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发生1049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3 035例,重症病例34例,死亡1例。分布于9市(州)的77个县(市、区),高发地区为遵义市(390,占37.18%)、贵阳市(148起,占14.11%)和六盘水市(128起,占12.20%)。聚集发生地以农村(48.62%,510/1 049)居多,高于城市和城郊。发生场所以家庭聚集最多(482起,占45.95%),其次为幼托机构(335起,占31.94%),第三为混合聚集(133起,占12.68%);农村和城郊以家庭(占69.02%和48.57%)居多,城区以幼托(占72.80%)居多。聚集性疫情高峰期为3-5月(730起,占69.59%)。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81.98%(2 488/3 035)。聚集性疫情肠道病毒检出率68.77%(207/301),单一感染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占46.38%(96/207),其次为EV71感染占25.12%(52/207),混合感染以EV71+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居多占12.08%(25/207)。结论 贵州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布广泛,家庭及幼托机构好发,病原多样,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2007-2013年间贵州省腹泻病例志贺菌分离株毒力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及流行模式,为贵州省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2007-2013年贵州省分离的178株志贺菌进行ipaH、ipaBCD、ial、sen和set1五种毒力相关基因检测,按血清型、年份和地区分析志贺菌中的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分布。结果 178株志贺菌ipaH、ipaBCD、ial、sen和set1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100%、56.2%、59.6%、59.6%和18.0%,共有12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命名为Ⅰ-Ⅻ,Ⅻ型是福氏志贺菌的主要毒力基因携带模式(59.6%),Ⅷ型和Ⅰ型是宋内志贺菌的主要毒力基因携带模式(43.5%、42.0%);2007-2013年主要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依次为Ⅷ、Ⅻ、Ⅷ、Ⅰ、Ⅷ、Ⅰ和Ⅷ型;开阳、紫云以Ⅷ型为主要携带模式(55.2%、45.5%),平坝以Ⅻ型为主(80%),桐梓以Ⅰ型为主(51.0%)。结论 ipaH可作为志贺菌检测的特异基因,贵州省近年志贺菌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以Ⅷ、Ⅰ型为主,血清型不同、地区不同其主要毒力基因模式分布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 -2014年贵州省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29694例,ILI%平均为5.91%。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32111份,阳性率12.12%。其中病原构成为季节性流感H3亚型占41.00%,次为BY型占27.47%,甲型H1N1占26.54%,混合型占0.96%。结论 2012年以来贵州省流行的流感病毒多种,但主要是季节性流感H3亚型、BY型,以及甲型H1N1亚型;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对发现新发、不明原因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4日贵州省望漠县某村发生人间皮肤炭疽流行。为查找流行原因,分析感染途径及来源并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评价疫源地消毒效果,于11月5-7日开展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1年5月7日,贵州省毕节市X镇报告的一起菌痢暴发疫情展开调查,明确危险因素.方法 对所有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4月28日~17日共发生病例317例,总罹患率为0.63%.3个高发村寨中,使用镇自来水村寨的罹患率为3.3%,明显高于未使用镇自来水的村寨罹患率0.6%(RR=5.6,95%CI:2.9~11);80% (110/137)的病例和46%(64/137)的对照使用镇自来水洗碗、刷牙(OR=4.6,95% CI:2.7~8.0); 66% (90/137)的病例和16% (11/137)的对照生饮镇自来水(OR=9.8,95% CI:5.3~18),且每天饮用镇自来水量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x趋势2=11,P=0.00).镇自来水水源上游有村民排污、农田污水等污染源存在,水厂未经任何消毒就直接将水供给村民使用;实验室检测镇自来水细菌总数>3 100 cfu/ml,大肠杆菌>1 600 MPN/ml.结论 生饮或使用未经消毒的镇自来水是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可能原因.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的消毒和监管,保证农村的用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4株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的分子鉴定,为气单胞菌的种型鉴定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4株系统生化鉴定为气单胞菌的菌株,提取核酸作为模板,分别使用gyrB、rpoB基因进行扩增及产物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与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同源性较高的气单胞菌序列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结果 4株气单胞菌gyrB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搜索,与多株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同源性为99%,rpoB基因序列则与多株豚鼠气胞菌同源性为99%~100%,对gyrB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分别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4株气单胞菌菌株在gyrB基因系统发育树中与多株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聚为一簇,而在rpoB基因系统发育树中与多株豚鼠气单胞菌聚在同一分枝内。结论 4株气单胞菌经rpoB基因测序分析明确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gyrB基因测序分析不能有效鉴定其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