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昌市人群肺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鄂西南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辖13个县(市)区,总人口约400万。1978~1982年在9县(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人群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宜昌市属斯氏狸殖吸虫重流行区。1991~1997年在原部分流行区开展了调查,表明通过大面积查治后,人群肺吸虫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了解肺吸虫感染及流行现状,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方案》和《湖北省肺吸虫病调查实施细则》,于2003年12月~2004年4月,在宜昌市所属的4个县(区),12个自然村开展了人体肺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977~ 1979年对兴山县肺吸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平均人群感染率为 10 .31% ,患病率为 5 .0 3% ,第一中间宿主阳性率为 6 5 .6 2 /10万 ,第二中间宿主阳性率为2 8.48%。为了解其防治效果 ,我们于 1995年 6月选择原感染率较高的榛子乡中、小学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人群调查 皮试液由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提供 ,皮试阳性者采血分别做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酶标及萤光抗体测定 ,阳性者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病人。1.2 第二中间宿主调查 在原阳性率较高的蒋家湾沟捕捉螃蟹 ,逐个解剖水洗沉淀 ,在解剖镜下找囊蚴。1.3 资料…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肺吸虫病病例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人群中肺吸虫病流行病学情况,提出预防对策及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门诊收集三峡库区肺吸虫病病例,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1个地区学生肺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及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三峡库区湖北和重庆境内有9个县28个乡镇发现有肺吸虫病例,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少年儿童,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生食溪蟹。临床主要表现为皮下游走性包块,儿童患病率为1.38%。结论 三峡库区是肺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区,应开展有计划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学校应长期开展肺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兴山县位于鄂西山区,长江西陵峡北岸,在三峡库区淹没区内.境内植被丰富,地理环境十分复杂,适宜蚊类孳生.自1985年以来,在不同的生境采集各种蚊类标本,经鉴定隶属3亚科6属40种,其中4种为湖北省新记录,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1977~84年对湖北省兴山县进行了并殖吸虫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皮试91,856人,占人口总数的53.7%,结果有9,468人被感染,发病4,623人,平均感染率为10.31%,患病率为5.03%,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29岁感染率构成高达86.45%。病例中有典型游走性包块者占4.0%,非典型患者占96%,嗜酸粒细胞增高占78.9%,患者有吃蟹史占98.28%。螺、蟹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5.62/万、28.48%,保虫宿主感染率为61.76%,虫种为斯氏并殖吸虫。并首次发现湖北小豆螺、圆顶华溪蟹为并殖吸虫新的中间宿主。据本调查证实兴山县为并殖吸虫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7.
198 2年兴山县在三峡库区淹没区的峡口、建阳坪及高阳镇陆续设立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站 ,至 1999年累计血检发热病人 36 885人次 ,共检出疟原虫阳性 143例。这些病人的及时或延误治疗 ,直接影响到周围人群的疟疾传播。因此 ,对疟疾现症病人的延误原因作一回顾性个案调查分析 ,以期为三峡库区新世纪疟疾监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资料的收集 由各监测区协作医院为中心的三级监测网 ,按照历年个案调查卡和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1.2 延误标准 按《全国疟疾防治工作手册》[1 ] ,以配子体出现… 相似文献
8.
9.
胎鼠子宫内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鼠感染附红体后与宫内胎鼠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及宫内胎鼠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检测。结果捕获鼠密度为1.43%,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55.59%,雄性鼠感染率为56.12%,雌鼠感染率为55.29%,孕鼠感染率为68.57%;室内鼠密度为2.33%,平均感染率为58.46%;野外鼠密度为0.71%,感染率为47.95%;平均怀孕率为20.47%,平均胎细胞感染率为71.84%,平均繁殖指数为5.89只,每年4~5月和9~10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分别为48.57%和40.00%,但附红细胞体感染未见明显季节高峰。结论孕鼠携带附红体后传给胎鼠的途径主要是经胎盘传播,是附红体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 ,此病 195 0年首次由美国学者 Splittr在猪红细胞中发现 ,2 0世纪 80年代初同济医科大学曾发现人体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和发病。2 0 0 1年 7~9月 ,湖北省兴山县畜牧局兽医发现猪畏寒发烧 ,肌肉颤抖 ,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 ,用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可出现暂时性体温下降 ,但疗效不佳 ;隐性感染的母猪常流产、死胎 ;种猪性欲减退 ,精子活力降低。为了查清此次牲猪患病原因 ,明确诊断 ,对病区牲猪采血进行了附红细胞体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 ,确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