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常熟市2010—2012年登记报告的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常熟市2010—2012年共报告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1 016例,粗发病率为344.12/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8.09/10万,累积率(0~74岁)为20.30%。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4岁组处于较低水平,75~79岁组最高为1 411.94/10万;男性75~79岁组最高为1 972.89/10万;女性80~84岁组最高为1 076.61/10万。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宫颈癌、脑癌、胆囊和肝外胆管癌,占全部发病的77.21%。结论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及前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中随访时间满5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的3598名35~74岁基线非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451名,女2147名,观察并分析其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与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相乘交互作用指标和相加交互作用指标,用于评价代谢综合征和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在调整年龄、性别、家族史及吸烟、饮酒后,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糖尿病的调整相对危险度为2.79(95%Cl:2.03~3.83),代谢综合征组分中高甘油三酯与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有显著影响,调整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8(1.28~2.50)和3.72(2.70~5.13).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中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糖尿病的调整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3(1.69~5.45)和5.45(2.12~14.0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超危险度比为5.57(0.37~11.50),归因比为0.44(0.16~0.72),交互作用指数为1.90(1.09~3.32).结论 代谢综合征和吸烟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当代谢综合征和吸烟同时存在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常熟市于2004年建立了肿瘤登记报告制度,通过开展肿瘤的发病监测,发现胃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常熟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为了进一步了解常熟市胃癌的发病情况,我们对2004--2006年的胃癌发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评价农村开展居民代谢综合征(MS)社区综合干预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常熟市农村居民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筛选出MS人群,按照入选标准分为强化干预组(n=335)和常规干预组(n=356),2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强化组给予基于社区的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常规组仅给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随访干预,干预工作持续至2011年底,观察MS人群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干预后,强化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S项指标下降,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后腰围、总胆固醇(TC)2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1);强化组干预后MS各组分达标率普遍升高,常规组干预后MS各项指标达标率各有升降;干预后强化组在吸烟、饮食等生活方式上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变,但在参与运动方面差异不大.结论 在农村地区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针对MS患者的强化综合干预,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常熟市属相对发达地区 ,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几年有增高的趋势 [1]。为了解该地区人群的血糖水平 ,为今后的慢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资料 ,作者对该地区的人群血糖水平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特征 ,在常熟市抽取五个自然村 ,按照该市人口构成 ,共调查年龄处于 35~ 74a的常住居民 30 61人。1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用严格设计的调查表 ,内容包括疾病史、血压测量、体格检查以及临床血生化检测。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常熟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状况 ,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YPLL)和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心血管病死亡情况。结果 1 987~ 2 0 0 0年心血管病年平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 2 1 3.5 0 /1 0万和 1 1 0 .2 7/1 0万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死亡率出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的趋势 ;不同年龄组的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死亡率 ,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而总死亡率无性别差异 ;1 987~ 2 0 0 0年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YPLL、平均AYLL和减寿率分别为 70 772人年、4 4 935人年、3.2 1年、5 .0 8年和 5 .1 2‰、3.2 5‰。结论 应加强心血管病的综合防治力度 ,以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常熟市属江苏发达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超过江苏平均水平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 ,由于其患病率高 ,又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 ,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 ,已显得十分必要。在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之前 ,了解当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情况 ,可为今后的防治策略和干预评估提供依据。本文对“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在本市某农村社区的有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1…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发达地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农村发达地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常熟市5个镇所有35岁以上常住居民,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收集其他相关资料,并对其中5个村居民进行血脂检测。结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超重、腰臀比过大、心血管病家族史和体力活动过轻的百分率分别为25.50%、20.20%、22.25%、37.55%、21.95%和31.36%;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存在性别、年龄和职业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性别、饮酒、超重、腰臀比过大、心血管病家族史、体力活动过轻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以降低居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