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主要有HSP70和gp96。因可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反应成为近期热点,不断有临床治疗试验报道。目前HSPs作用精确分子机制还不明确;特别是gp96,除发现其“管家”作用。还发现它在先天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我们在不同条件下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HSP70、gp96进行单项及共同表达的研究,结合细胞周期进行分析,对于HSP70、gp96表达,两者表达关联性,及其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胆管内生长型肝细胞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小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3):709-709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 19%~ 4 0 %的病例就诊时有黄疸且多属晚期表现[1] 。胆管内生长型肝细胞癌是其特殊类型 ,其诊断与治疗有特殊性 ,本文总结了 2 0例上述病人的资料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 1980年 1月~ 1996年 1月共收治肝癌10 0 0例 ,确诊为胆管 相似文献
3.
4.
SD大鼠脾内肝细胞移植的迁移与生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移植 (hepatocytetransplanta tion ,HT)是一项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的新技术。众多研究方法中 ,脾内肝细胞移植为效果比较确切的方法之一。经脾植入的肝细胞可随血液循环迁移到许多器官 ,且在肝脏中难于和宿主肝细胞区别 ,他们的生存状况需采用示踪方法进行观察。最近 ,国外文献介绍了使用荧光染料DiI标记肝细胞进行示踪研究的方法 ,国内肝细胞移植的示踪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运用荧光染料DiI对SD大鼠进行脾内肝细胞移植示踪观察 ,加以EMA染色佐证 ,显示植入细胞迁移、生存形态 ;并用PA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全组均行PSE,观察手术前后外周血象变化,门静脉、脾静脉管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SE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术前(P〈0.05);门静脉、脾静脉管径较术前缩小(P〈0.05),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疗效稳固,可以抢救和预防再出血,尤适用于高危病重、老年不适于手术治疗者,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279名母亲HBV感染状态不同的5组新生儿应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阻断及免疫应答。结果显示各组新生儿免疫后均获得较高的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水平。使用30—30—30μg乙肝疫苗阻断母亲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78.9%;使用30—30—30μg和30—10—10μg阻断母亲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前者新生儿HBsAg均阴性,后者保护率达80.2%;使用30—10—10μg和10—10—10μg免疫HBV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349.33IU/L和207.61IU/L。二者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观察认为对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用30—30—30μg,HBsAg单阳性母亲新生儿应用30—10—10μg,HBV阴性母亲新生儿应用10—10—10μg为宜。 相似文献
7.
周小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10):83-84
该院在1991年1月~1998年1月期间对胆石性胰腺炎采用胰腺游离,胰床引流同时切除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放置“T”管的同时经“T”管插入营养管至空肠上段,术后经此管行要素营养。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共63例,死亡87例,治愈55例,治愈率87.3%。在术后第4~6天,即可通过营养管给予生理盐水、要素营养液,以补充营养,达到空肠造瘘的作用,而又免去造瘘对病人的再次损伤,降你了治疗费用,为补充营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1988年5月至1992年6月,我科运用 GF-I 型吻合器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包括全胃切除术)100例,其中胃癌16例,胃溃疡44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12例;行 Billroth-Ⅰ式36例,Billroth-Ⅱ式49例,全胃切除15例。仅1例术后0.5年出现吻合口狭窄。作者介绍了吻合器在不同胃切除术式中的使用方法,并对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周小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Z1)
肝癌病人的家庭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第二医院周小民(北京100071)肝癌病人经过住院检查,治疗,病情平稳,症状减轻,各种化验检查指标稳定后都要离开医院,回到自己的家中继续巩固治疗,逐渐恢复健康。如何做好肝癌病人的家庭护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