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20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32篇 |
预防医学 | 284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城市和农村地区建立四个以人群为基础的双生子登记系统;应用本双生子登记系统,选择成年双生子进行详细调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双生子的登记主要依靠卫生防疫三级保健网络进行覆盖。对于参与详细调查的双生子的募集,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结果目前登记系统已登记7423对双生子,并对其中1613对双生子进行详细调查和体检。系统在基线登记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个包含579对双生子的队列。已进行的研究包括成年双生子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中间表型研究、心理学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等。结论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是目前中国首个以人群为基础的双生子登记系统,它已成为医学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和国内资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早期对疾病基因水平的诊断成为可能。这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逐步形成分子流行病学这门学科。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常常需要用经济、快速、安全的方式获取DNA标本,并要使所获得的DNA达到相对较高的质量和产量。外周血是最易获取DNA分子的生物标本,本研究模拟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时血液标本采集、处理、检测的实际情况,旨在发现不同DNA提取方法、血液标本类型以及保存对DNA标本产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S4 4 7X变异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肥胖与血脂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社区 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的EH患者 983例 ,按体重指数水平分为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 ,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LPL S4 4 7X多态性。结果 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S4 4 7X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肥胖组甘油三酯 (TG)和Log(TG/HDL C)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按基因型分层后 ,在S4 4 7S基因型 ,肥胖组TG和Log(TG/HDL C)仍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 ,HDL C水平仍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 ;但在X4 4 7等位基因携带者 ,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血脂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按年龄 <5 0岁和年龄≥ 5 0岁分组后 ,此种效应仅出现在高年龄组 ,且肥胖者X4 4 7等位基因携带者HDL C水平及Log(TG/HDL C)与体重正常组各基因型的相似。LPL S4 4 7X变异和肥胖对高年龄组HDL C和Log(TG/HDL C)存在交互作用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 S4 4 7X变异和肥胖对高年龄组HDL C和Log(TG/HDL C)具有交互作用 ,表明S4 4 7X变异调整EH肥胖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血浆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水平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第一次重复调查中2 182名具有靶向质谱代谢组检测的研究对象,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BMI与血浆20种氨基酸和40种酰基肉碱的线性和非线性关联, 并识别BMI相关的代谢通路。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作为工具变量, 采用单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进一步探索BMI与20种氨基酸和40种酰基肉碱的潜在因果关联, 并使用MR-Egger法检验水平多效性。结果观察性分析结果显示, BMI与3种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2种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3种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以及7种酰基肉碱(C3、C4、C5、C10、C10:1、C14和C16)的血浆水平升高相关, 与天冬酰胺、丝氨酸和甘氨酸水平降低相关。通路分析发现7个与BMI相关的氨基酸代谢通路(错误发现率校正后均P<0.05), 包括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等。BMI与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呈非线性关联, BMI与其他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均呈线性关联。单样本MR分析发现BMI与酪氨酸和4种酰基肉碱[C5-DC(C6-OH)、C5-M-DC、C12-DC和C14]水平升高相关, 其中酪氨酸和酰基肉碱C14在观察性分析[β值(95%CI)分别为0.057(0.044~0.070)和0.018(0.005~0.032)]和单样本MR分析[β值(95%CI)分别为0.102(0.035~0.169)和0.104(0.036~0.173)]中均与BMI呈显著正相关。经检验, 本研究的MR分析满足工具变量的3个核心假设。结论中国成年人BMI与血浆11种氨基酸和7种酰基肉碱水平相关, 涉及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 BMI与酪氨酸和酰基肉碱C14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6.
缪珂 曹卫华 吕筠 余灿清 王胜锋 黄涛 孙点剑一 廖春晓 庞元捷 逄增昌 俞敏 汪华 吴先萍 董忠 吴凡 江国虹 王晓节 刘彧 邓健 陆林 高文静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4):544-551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高脂血症的分布特征, 初步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CNTR在全国11个项目地区募集的双生子, 纳入成年且具有高脂血症信息的69 130名(34 565对)双生子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高脂血症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不同卵型双生子的高脂血症同病率, 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34.2±12.4)岁。双生子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3%(895/69 130)。男性、年长、城镇、已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当前吸烟和曾经吸烟、当前饮酒和曾经饮酒人群中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同卵双生子高脂血症同病率为29.1%(118/405), 高于异卵双生子的18.1%(57/3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地区及性别分层中,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仍呈现高于异卵双生子的趋势。进一步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在北方组和女性组中, 高脂血症遗传度分别为13.04%(95%CI:2.61%~23.47%)、18.59%(95%CI:4.43%~3...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杭州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非随机分组的类实验设计,在下城、拱墅区的社区、工作单位、学校和医疗机构开展2年社区综合干预,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营造支持性环境,同期西湖区为对照区,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两次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区和对照区体力活动累积时间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预区周末总静坐行为(除做作业以外)时间达到2 h/d及以上比例干预后(58.3%)低于干预前(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影响干预区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周末总静坐行为(除做作业以外)时间,但未见显著提高体力活动时间,需考虑持续干预进行远期追踪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不同种类腌制蔬菜摄入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CKB项目分别在2004-2008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开展了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根据10个地区第二次重复调查对象的咸菜和酸泡菜平均摄入频率,将调查地区分为摄入咸菜为主地区、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和几乎不摄入腌制蔬菜地区。然后分别在前两组地区中运用logistic回归描述腌制蔬菜摄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他膳食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包括青岛、哈尔滨、苏州、浙江项目点,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包括甘肃、四川项目点,两类地区分别纳入204 036和105 573名基线调查对象。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在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腌制蔬菜的平均摄入频率分别为3.1、3.3、1.8 d/周;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应的频率为2.8、2.7、1.6 d/周,均呈下降趋势(P<0.001)。基线调查时两类地区的已婚、文化程度较低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均更高;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年龄较大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更高,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反(P<0.001)。随着腌制蔬菜摄入频率的增加,两类地区经常摄入辣食、口味偏咸等人群比例也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 CKB项目人群的腌制蔬菜摄入种类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膳食特征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中国人群长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 排除1938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者, 纳入分析51 870人, 将到达年龄定义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死亡时的年龄或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龄, 根据到达年龄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非长寿组(80岁以前死亡)和长寿组(到达年龄≥80岁), 长寿组进一步分组为长寿但死亡、长寿且存活。社会人口学和生活方式信息为2004-2008年基线调查时采集。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 以非长寿组为参照组。结果纳入分析的51 870人的基线年龄范围为65~79岁, 经过(10.2±3.5)年的随访, 38 841人长寿, 其中30 354人存活。以男性、农村人群、非在婚者、家庭年收入<10 000元者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参照, 女性、城市人群、在婚者、家庭年收入≥20 000元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长寿且存活的OR值(95%CI)分别为1.68(1.58~1.78)、1.69(1.61~1.78)、1.15(1.10~1.21)、1.44(1.36~1....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