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北方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KI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和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检测北方62例确诊SLE患者和61例同一区域同一民族正常对照者的KIR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SLE 患者KIR基因表型分布较常见的为KIR3DP1、 2DL1、 2DP1、 3DL1、 2DL3及1D, 其次为2DS4、 2DL5、 3DS1、 2DS2、 2DS5和2DL2, 较低者为2DS1、 2DS3及3DP1V, SLE病例组KIR3DS1, 2DL2、 2DL5和2DL3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国北方人群的SLE的发生可能与多个KIR基因等位基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白血病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多态性,探讨KIR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生的关联性。应用PCR—SSP技术对北方地区50例白血病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KIR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在检测的全部个体中,3DL3,3DL2及2DL4出现频率均为100%,其余依次为3DP1、2DP1、2DL3、3DL1、2DL1、3DS1、2DL5、2DS4、2DS2、1D、2DS5、2DL2、2DS1、2DS3和3DP1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血病患者的3DL和2DL1的基因频率(0.60)和(0.57)比对照组(1.00)显著降低(P〈0.01)。结论:KIR基因的多态性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7月至2008年4月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EMs合并EP育龄妇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4例(原发不孕者)包括增殖期9例,分泌期5例;对照组(有妊娠史)23例,增殖期14例,分泌期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EP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CD34检测,结合显微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EMs合并EP的原发不孕患者中,7例息肉在增殖期VEGF-A阳性细胞数为726.93±274.75,EMs合并EP有妊娠史的患者中,14例息肉在增殖期VEGF-A阳性细胞数为535.24±143.05,原发不孕组EP在增殖期VEGF-A阳性细胞较高。EMs合并EP有妊娠史的患者中,14例息肉在增殖期VEGF-A阳性细胞面积的面密度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系数为0.64,呈正相关(P<0.05),EMs合并EP有妊娠史的患者中,9例息肉在分泌期VEGF-A阳性细胞数与MVD的相关系数为-0.75,呈负相关(P<0.05)。结论 EMs合并EP导致不孕可能与VEGF-A升高有关。在增殖期息肉内VEGF-A与MVD无正相关、分泌期无负相关可能是EMs合并息肉患者的不孕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一定的泳动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相对迁移率不同的特点,分析615 纯系小鼠血清中的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分布,进行了定位分析。方法:采用高pH 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特殊染色法。结果:615 鼠血清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可分离出13 ~15 条区带,脂蛋白3 条、白蛋白2 条、糖蛋白5 条、铜蓝蛋白1 条、血红蛋白1 条、结合珠蛋白3 条。根据每种蛋白质的Rm 值定位顺序从阳极到阴极依次为1 .糖蛋白、2.脂蛋白、3 .白蛋白、4.脂蛋白、5 .糖蛋白、6 .巨球蛋白( 根据其它资料) 、7 .铜蓝蛋白、8 .结合珠蛋白、9 .Hb、10 .运铁蛋白( 根据其它资料)、11 .脂蛋白、12 ~14 .均为糖蛋白。光密度扫描615 鼠血清蛋白质相对面积比分别为白蛋白为48-4、α1 球蛋白为6-9、α2 球蛋白23-8 、β球蛋白为5-0 、γ球蛋白为13-8 。结论:615 鼠血清蛋白质的定位分析对于615 鼠可移植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鼠的蛋白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利用Rm 值来作蛋白质定位分析简单易行,关键在于掌握实验条件的恒定。 相似文献
6.
7.
ACE基因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ACE基因I/N的多态性,并同汉族健康人群比较,分析其遗传特点。方法:34例NIDDM合并冠心病病人的DNA应用ACE基因内含子16多态部位侧翼的前体进行PCR扩增。等位基因在琼脂胶上电泳,溴乙啶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病人的DD,DI和Ⅱ基因型的频率是0.58,0.15和0.26,汉族健康人群的DD,DI和Ⅱ基因型的频率是0.33,0.31和0.3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DD基因型及D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结论:在北方汉族人群的研究中发现ACE基因I/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舍并冠心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人B细胞特异激活蛋白基因Pax5,并实现Pax5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从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Pax5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9-T载体,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再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用原核表达蛋白制备兔抗Pax5抗血清。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Raji细胞中的Pax5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ax5,并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原核表达Pax5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000,经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兔抗Pax5抗血清ELISA效价可达1∶256 0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aji细胞中Pax5高表达。结论本研究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了Pax5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开发B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合性多基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在SLE易感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目前已知几个与SLE的易感性有关的遗传基因。通过对这些基因研究,有利于阐明SLE的发病机制,进一步为SLE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比观察L615鼠和615鼠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 Isoenzym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同工酶(G6PD Isoenzyme).结果表明L615鼠与615鼠相比,胸腺淋巴细胞G6PD-3活性明显下降.脾脏淋巴细胞LDH-1、2活性显著减弱,LDH-5活性相应明显增强,同时G6PD-1活性上升,G6PD-2活性下降.LDH、G6PD全酶活性应用全自动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单一细胞酶活性全面积扫描,结果为L615白血病鼠胸腺淋巴细胞G6PD及脾脏淋巴细胞LDH、G6PD酶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