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目的 描述性分析1985至2013年北京市7~18岁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健康状况和肥胖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罹患现状。方法 利用1985、1991、1995、2000、2005和2010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北京数据,以及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2004、2007、2010、2013年完成的北京小、中学生4次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并以同期北京市GDP数据,分析社会经济水平变化与学龄儿童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的关联性。结果 1985至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持续增长,学龄儿童的身高、胸围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以12岁男生增长速度最快,城市和农村身高(cm)分别由150.2、144.7增长至159.6、156.1,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24%和0.30%;胸围(cm)分别由69.6、69.0增长至81.1、78.1,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62%和0.49%。而1985至2005年城市学龄儿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体重和BMI水平在2005至2010年部分年龄组出现下降拐点,但此期间农村学龄儿童的体重和BMI依然呈上升趋势;以12岁男生为例,城市和农村BMI (kg·m-2)分别由19.6、18.1增长至21.6、20.6,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2%和2.23%。相比2005年前,50 m跑用时有所缩短;城市男女生肺活量增加,肺活量指数上升;农村男女生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依然呈下降趋势。结论 北京市城市学龄儿童的体质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农村学龄儿童的体质状况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持续增高,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探讨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88例(115眼)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的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3组比较,于术前1天、术后1周、1月及3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重复测量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角膜曲率及散光的变化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散光轴向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相似文献
5.
6.
7.
1985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1985至2005年生长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肥胖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罹患现状。方法 分析数据来源于2010年北京统计年鉴、1985至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和北京学龄儿童高血压现患调查。以身高、体重和胸围反映体格生长发育水平;肺活量、50 m跑用时、肺活量指数作为体质状况评价的指标。分析北京市学龄儿童1985至2005年生长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①男女性体重增速远高于身高的增速,胸围增速略高于体重,BMI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不论男女性,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每5年平均增速乡村均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BMI增幅的城乡差别不明显。②2005至2009年人均GDP年平均增速为14.0%,198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0.7%和0.6%,2010年分别为17.1%和11.9%,肥胖率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3.2%和12.2%。③2005年男性在13岁前、女性在12岁前肺活量与2000年较接近,之后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12岁以后肺活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不论男女性,2005年肺活量指数均较2000年明显下降。1985至1995年男女性50 m跑用时总体上呈缩短趋势,1995至2005年呈延长趋势。结论 1985至2005年北京市人均GDP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但体质状况呈下降趋势,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组织工程需要大量的种子细胞,尚未见芒果苷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报道。目的:观察芒果苷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作用。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MTT法检测芒果苷细胞毒性并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周期检测及细胞增殖示踪检测,观察不同浓度的芒果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毒性及生物学性状影响,不同浓度的芒果苷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芒果苷均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药物作用时间48,72h,芒果苷20μmol/L、40μmol/L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80μmol/L组次之(P<0.05)。芒果苷浓度20,40,80μmol/L等各组细胞S期比值均较正常细胞显著增高,以芒果苷40μmol/L组最显著(P<0.05)。提示芒果苷具有促进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医疗的不良现象[1]。不少院校在培养医学研究生时,只注重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学位论文水平,而忽视对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事实上,有些院校的研究生能否拿到学位,最终仅凭论文,故未予足够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轻视临床实践,把三年的精力、时间全部投向论文,甚至部分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虽已拥有SCI论文数篇,但对一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诊治技能、临床能力方面还不如那些大专生、本科生。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如何培养和提高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以下谈几点体会。1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的紧迫性及方法临床医学研究生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骨干,最终将成为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故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对其本人的发展及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将对医院的发展,乃至整个医疗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如果临床医学单纯依靠理论,忽视实践操作,临床医学将衍变为理论医学,医学研究生将成为无临床能力的“书虫”。而所谓临床能力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临床操作能力,所培养出的研究生不能只是“...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