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34篇 |
药学 | 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男 ,5 2岁。因突发腹部阵发性绞痛、右下腹包块伴腹胀 12小时 ,以右下腹肿块待查于 2 0 0 0年 5月 2 2日收住我院外科 ,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 :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 ,急性痛苦病容 ,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心肺听诊无异常 ,右下腹略膨隆 ,未见肠形及蠕动波 ,右下腹肌紧张 ,右中下腹可触及一较大肿块 ,边界清楚、质中、压痛 (+ )、能活动 ,肠鸣音亢进 ,血常规检查示WBC 4 7× 10 9/L ,N0 5 4,L 0 36 ,M 0 10。腹部X片示 :全腹未见液平征。腹部B超示 :边界欠清晰的右下腹混合性包块。疑为右下腹肿块急诊手术 ,术中见大网膜缺如 ,…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HBV感染患者按不同免疫状态分成免疫耐受组(80例)、免疫清除组(80例)、免疫不全组(80例,分成免疫不全A、B组,各40例);并选40名非HBV感染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ELISA法对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三组及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免疫清除、免疫不全B组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免疫不全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ICAM-1变化对于判断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脏组织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脑梗塞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52例脑梗塞患者按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24例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2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Hcy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介质引发的免疫应答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 相似文献
7.
在卫生部145个疾病监测点与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点一致的基础上,分为城市、一般农村和较贫困农村3层,进行抽样。按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为5%水平估计样本量需抽取160000例,在全国抽取40个点,(城市14个,一般农村17个,较贫困农村9个)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每个监测点采取多阶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0例6岁以下儿童,40个点共抽取160000例。40个监测点的人口共2067.8万人,占全国人数的1.7%。通过对抽取样本的儿童年龄分布与总体进行拟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与总体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中国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与生长发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重点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农村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与婴儿生长发育及疾病的关系。资料来源于1998年全国40个食物与营养监测点现场调查,通过分析表明中国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城市为53.7%,一般农村为76.6%,较贫困农村为64.6%。生长迟缓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7.7%,显著低于身长正常的儿童73.04%。4个月以内采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非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平均重0.36kg,身长平均高1.2cm,WAZ值高0.4,HAZ高0.53,相差显著。同时,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患病率显著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两者相差15.9个百分点。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度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的2.19倍(OR=2.19),发生腹泻的危险度为2.74倍(OR=2.74)。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变化特点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利用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1990~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的儿童营养问题,为制定营养改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用WHO推荐的NCHS标准评价儿童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用Z评分方法,比较1990~2005年中国城乡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结果1990年至200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由22.6%降低到8.6%,生长迟缓率由41.4%降至13.1%。城乡儿童的生长迟缓率的差值由1990年的32个百分点降到了2005年的10.6个百分点。但中国贫困农村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2.3%与17.6%。由于中国儿童身高的改善滞后于体重的改善,在1992年前后出现了“生长迟缓型肥胖”现象。1995年,儿童“生长迟缓型肥胖”率最高,达12.6%。1995年后,中国城乡儿童的身高体重发育开始均衡发展,到2005年,中国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衡性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15年来中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已有很大改善,城乡差距缩小。但是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率仍在较高水平,虽然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改善。作者提出了在保证6个月龄以下儿童纯母乳喂养的同时,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内辅助食品的营养强化等综合干预措施的建议,并强调加强6~24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质量以及提高2岁以上儿童的膳食质量,将是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