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85篇
  免费   6968篇
  国内免费   5982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889篇
妇产科学   399篇
基础医学   4401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6566篇
内科学   18929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599篇
特种医学   60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0篇
外科学   15185篇
综合类   37712篇
预防医学   5777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14477篇
  261篇
中国医学   20884篇
肿瘤学   5705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680篇
  2023年   2961篇
  2022年   3571篇
  2021年   4655篇
  2020年   3504篇
  2019年   3087篇
  2018年   1612篇
  2017年   2631篇
  2016年   3063篇
  2015年   3492篇
  2014年   5388篇
  2013年   5450篇
  2012年   7330篇
  2011年   7496篇
  2010年   7315篇
  2009年   7539篇
  2008年   8037篇
  2007年   7475篇
  2006年   7181篇
  2005年   7263篇
  2004年   6201篇
  2003年   5668篇
  2002年   5003篇
  2001年   4632篇
  2000年   3811篇
  1999年   3205篇
  1998年   3146篇
  1997年   3053篇
  1996年   2765篇
  1995年   2262篇
  1994年   2103篇
  1993年   1514篇
  1992年   1271篇
  1991年   1076篇
  1990年   736篇
  1989年   676篇
  1988年   226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在TACE上联合冷冻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5%,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4.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探讨糜酶/血管紧张素(Ang)Ⅱ途径探讨解毒通络法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组、异丙肾上腺素模型(ISO)组、解毒通络方[灌胃解毒通络方50 g/(kg·d),JTF]组和卡托普利治疗[卡托普利0.005 g/(kg·d),CAP]组,每组10只。各组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碱水解法测定各组大鼠羟脯氨酸含量;ELISA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AngⅡ含量;Western Blot及相对定量实时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与Ctrl组比较,ISO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羟脯氨酸和AngⅡ含量、糜酶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 P0.01)。与ISO组比较,JTF及CAP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羟脯氨酸和AngⅡ含量、糜酶蛋白mRNA表达下降(P0.05, P0.01),JTF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含量下降(P0.05)。与CAP组比较,JTF组大鼠心肌组织糜酶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能够抑制和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进程,其机制与抑制糜酶/AngⅡ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6.
类更年期综合征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常见并发症,症状复杂,五脏皆有所系;诸医家对病机的讨论集中于肝、脾、肾三脏,治法不一;笔者团队基于乳腺癌发病特点,以古籍经典为启发,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体会,认为肝为气血周流之枢纽,五脏气化之核心,本病虽涉及五脏,但与肝最为相关,肝用失常是其核心病机,肝气郁滞为主要证候;总结出“以肝为枢”的治疗思想,临床诊治中强调调肝为主、气血同治;主要采用疏肝健脾、调气和血的治法,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环境特点,以“形神合一”理论为指导,重视心理康复。本文从病机分析、治法介绍展开阐述,并附临床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成都三六三医院收治的68例HCCA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PTCD治疗,B组患者采用EN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引流情况、肝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 46±1. 24)个月,B组为(13. 37±1. 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Ⅰ型、Ⅱ型和Ⅲ型引流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A组患者Ⅳ型引流成功率和总引流成功率分别为100. 0%和88. 2%,均较B组的33. 3%和67. 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引流量为(357. 27±76. 18) ml,高于B组的(313. 82±72. 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d,两组患者ALT、ALP和TBil水平均降低,且A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 7%,高于B组的11. 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NBD与PTCD治疗HCCA均可取得理想疗效,且PTCD在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引流成功率更高,且改善肝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