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85篇 |
免费 | 1335篇 |
国内免费 | 7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851篇 |
口腔科学 | 73篇 |
临床医学 | 992篇 |
内科学 | 1934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354篇 |
特种医学 | 2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595篇 |
综合类 | 3947篇 |
预防医学 | 896篇 |
眼科学 | 274篇 |
药学 | 1960篇 |
53篇 | |
中国医学 | 2143篇 |
肿瘤学 | 1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95篇 |
2023年 | 1161篇 |
2022年 | 1257篇 |
2021年 | 1497篇 |
2020年 | 1083篇 |
2019年 | 974篇 |
2018年 | 485篇 |
2017年 | 728篇 |
2016年 | 640篇 |
2015年 | 629篇 |
2014年 | 689篇 |
2013年 | 604篇 |
2012年 | 756篇 |
2011年 | 678篇 |
2010年 | 558篇 |
2009年 | 479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359篇 |
2006年 | 258篇 |
2005年 | 208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3)
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125例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其中6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进行运动锻炼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对照组的进食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两组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显著低于试验组,丙二醛(MDA)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试验组,CD8~+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结论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乙酰化酶3(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型(MD)组、低剂量治疗组(RLD)、高剂量治疗组(RHD)。造模7 d后同时停止使用造模药物,随后RLD组及RHD组给予白藜芦醇治疗7 d,NC组及MD组给予生理盐水7 d。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并检测结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D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SIRT3表达降低;白藜芦醇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减低,SIRT3表达升高,且RHD组效果优于RLD组。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SIRT3、GSH、SOD以及下调MDA、ROS从而降低黏膜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对UC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解剖学研究》2019,(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疼痛及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辛伐他汀灌胃(15 mg·kg~(-1)·d~(-1))组、CCI模型+辛伐他汀灌胃(30 mg·kg~(-1)·d~(-1))组,每组10只。术前1 d及术后7 d和14 d观察辛伐他汀灌胃对大鼠患侧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第14 d取各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较,CCI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TWL和MWT显著下降(P<0.05);与CCI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较,辛伐他汀灌胃7 d和14 d后,TWL和MWT明显升高(P<0.05)。另外,辛伐他汀灌胃还抑制了CCI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结论辛伐他汀灌胃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解了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6.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53-56
目的:观察南苜蓿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除对照组外,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南苜蓿总皂苷组(2.8 g/kg、1.4 g/kg),分别治疗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肝糖原,取全血测定血液流变性。取胰腺组织匀浆测定SOD、MDA、GSH-Px、IL-1β、TNF-α。提取胰腺组织总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JNK)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南苜蓿总皂苷2.8 g/kg、1.4 g/kg能降低大鼠的FBG、FINS、Hb A1c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MDA、IL-1β、TNF-α的水平,升高SOD、GSH-Px和肝糖原含量。2.8 g/kg组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减少CHOP、JNK蛋白的表达;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南苜蓿总皂苷保护T2DM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腺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细胞凋亡发生,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自拟保肾化湿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5例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保肾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血尿酸、血清丙二醛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保肾化湿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可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