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849篇 |
免费 | 3095篇 |
国内免费 | 10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198篇 |
妇产科学 | 8552篇 |
基础医学 | 2998篇 |
口腔科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18324篇 |
内科学 | 3472篇 |
皮肤病学 | 642篇 |
神经病学 | 329篇 |
特种医学 | 183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2911篇 |
综合类 | 42127篇 |
预防医学 | 17269篇 |
眼科学 | 105篇 |
药学 | 18344篇 |
424篇 | |
中国医学 | 6878篇 |
肿瘤学 | 3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105篇 |
2023年 | 2657篇 |
2022年 | 3338篇 |
2021年 | 5495篇 |
2020年 | 3622篇 |
2019年 | 3429篇 |
2018年 | 1492篇 |
2017年 | 3060篇 |
2016年 | 3021篇 |
2015年 | 3337篇 |
2014年 | 6242篇 |
2013年 | 6320篇 |
2012年 | 7299篇 |
2011年 | 8054篇 |
2010年 | 7664篇 |
2009年 | 6961篇 |
2008年 | 7170篇 |
2007年 | 6126篇 |
2006年 | 5393篇 |
2005年 | 5094篇 |
2004年 | 4550篇 |
2003年 | 3867篇 |
2002年 | 3336篇 |
2001年 | 3083篇 |
2000年 | 2403篇 |
1999年 | 1973篇 |
1998年 | 1833篇 |
1997年 | 1579篇 |
1996年 | 1296篇 |
1995年 | 1113篇 |
1994年 | 850篇 |
1993年 | 571篇 |
1992年 | 453篇 |
1991年 | 347篇 |
1990年 | 273篇 |
1989年 | 309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Foley导尿管联合垂体后叶素应用于Ⅰ、Ⅱ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清宫术后对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70例Ⅰ、Ⅱ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随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术毕均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研究组术后宫腔放置Foley导尿管压迫止血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12及24 h阴道流血量,术后感染率、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12、24 h阴道流血量分别为(42.5±6.8)、(52.4±6.7)、(61.8±5.4)ml,均少于对照组的(98.5±11.8)、(102.1±7.0)、(125.1±8.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率5.71%低于对照组的8.57%,月经恢复时间(43.4±6.2)d短于对照组的(45.7±8.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清宫术的Ⅰ、Ⅱ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术毕注射垂体后叶素、术后宫腔放置Foley导尿管,能够有效止血,大大减少术后阴道出血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疑难病杂志》2019,(3)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子宫切口妊娠孕妇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TVCDS检查,记录并分析TVCDS诊断结果和TVCDS图像特征,并记录经TVCDS诊断后给予相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TVCDS检查,56例子宫切口妊娠孕妇中诊断正确48例,确诊率为85.71%,误诊8例,误诊率为14.29%,TVCDS显示单纯胆囊型、蜂窝型、混合团块型三种,在子宫切口下段均表现为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RI)均低于0.6,48例确诊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血流信号均减少,病灶均逐渐缩小,8例误诊患者经治疗后血β-HCG持续升高,切口处有混合回声。结论采用TVCDS进行子宫切口妊娠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且准确、直观、操作方便,能准确定位病灶,评估病情,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就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47)与参照组(n=47),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母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改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帮助,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刘希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0):66-68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输卵管再通率和预后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8.33±2.43)d短于对照组的(17.25±4.27)d,输卵管再通率96.00%和预后妊娠率44.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00%、2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异位妊娠情况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联合手术的治疗方式十分有效,能够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期自身的HCG值,并且患者的输卵管在术后实现了较高的再通率,妊娠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与分析胎盘前置剖宫产优质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实施对胎儿生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胎盘前置剖宫产患者6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基础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优化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建立并应用手术室信息平台优化护理人员技能,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化组与常规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胎儿娩出时间短、产妇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与常规组相比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与常规组相比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建立并应用手术室信息平台优化护理人员技能应用于胎盘前置剖宫产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围术期指标,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5):I0001-I0001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际,《生育生殖流程管理与风险控制》一书出版了。虽然不同于新冠病毒的流行,但毫无疑问女性的生殖分娩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大事。女性生育分娩过程中的母婴死亡率高低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妊娠是人类永恒的正常的生理活动,但如果转化成病理妊娠和难产就可能发生危及母婴生命的巨大风险。如何降低生殖生育的风险及面对病理性妊娠风险,需要多学科的诊治和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