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腹部磁共振(MR)检查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随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门诊复查,资料完整、自肝生存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14例,行腹部MR检查.观察MR检查结果所示肝、脾形态学改变;通过公式计算患儿标准肝体积值,与腹部MR检查测量3次所得的患儿平均肝体积值比较,获得平均肝体积值、肝体积比值、肝体积差值,同理获得平均脾体积值、脾体积比值、脾体积差值,及脾/肝体积比值;并收集同期患儿血清AST、血小板计数(PLT),通过公式计算AST与血小板比值(APRI),结合肝硬度测量(LSM)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患儿合并的腹腔内畸形进行进一步观察.结果 腹部MR观察到,患儿的肝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各叶比例失调(6/14),伴有结节状改变(1/14)等.脾的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脾不同程度的增大(14/14).此外腹部MR检查还观察到一些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腹水(2/14),侧枝循环形成(1/14)等.本组脾/肝体积比值、脾体积比值、脾体积差值与LSM值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4、0.633和0.579,P值分别为0.007、0.015和0.030),脾/肝体积比值、平均脾体积、脾体积比值、脾体积差值与APRI值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4、0.646、0.659和0.796,P值分别为0.001、0.013、0.010和0.001);平均肝体积、肝体积比值、肝体积差值均与LSM值、APRI值无线性相关关系.胆道闭锁患儿合并的腹腔内畸形,脾畸形(4/14),全内脏转位(1/14)亦可通过腹部MR检查进一步观察.结论 通过腹部MR检查可以观察到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脾形态学改变,对肝纤维化水平进行定性评估;通过测量肝、脾体积,可对患儿肝纤维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尤其是脾/肝体积比值,与目前常用的评估肝纤维化的指标LSM值、APRI值呈线性正相关;对胆道闭锁患儿的腹腔内合并畸形进行进一步观察.腹部MR检查可以用于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的随访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联合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儿童漏斗胸Nuss术的效果。方法 纳入择期行漏斗胸 Nuss手术的患儿70例,患儿年龄4~18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全麻组(E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案,E组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ESPB,术后均应用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泵。记录患儿术后1、12、24及48h的疼痛评分,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药情况,手术开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镇痛情况(患儿PCA泵按压次数、镇痛泵总用药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G组比较,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2h内疼痛评分降低,术后1~12h及12~24h内PCA泵按压次数及自控静脉镇痛泵总用药量减少 (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儿童Nuss术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全身麻醉静脉药物用量和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