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医院医护人员静脉血栓栓塞(VTE)知识认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VTE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以曲靖市某医院5个重点科室的全部在职在岗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VTE认知情况及与可能影响VTE认知的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VTE掌握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医护人员428人,年龄20~55岁,平均(34.51 ± 5.58)岁,以20~30岁为主,占58.64%;男性占39.02%,女性占60.98%;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0.47%;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7.48%;工作性质以护士为主,占58.18%;工龄以3~5年为主,占39.25%;科室以外科为主,占39.95%。266名医护人员VTE认知情况好,比例为62.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硕士及以上(OR=3.036)、副高及以上(OR=3.196)、医生(OR=2.046)、工龄≥11年(OR=2.143)、接触过VTE患者(OR=2.440)、接受过专科培训(OR=3.543)的医务人员VTE认知水平较高。结论 医护人员VTE知识水平仍需提高,主要与学历、职称、岗位性质等因素有关,建议医院建立规范化VTE防治和管理体系,加强VTE知识培训,提高VTE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联合超声科,协助产科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共13例,13例产妇均经彩色超声和MRI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于双侧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预置封堵球囊,胎儿娩出同时立即充盈球囊对目标血管进行临时封堵,并根据产科医师止血状况,适时撤出球囊.结果 13例中1例为腹主动脉封堵,12例为双侧髂总动脉封堵.13例中12例经超声导引封堵成功,平均阻断时间<15 min,术中出血量800~1 500 ml.结论 剖宫产前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无X线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研究置管溶栓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1月间最近5年,在该科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溶栓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置管溶栓组(67例),两组均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对照组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治疗,置管溶栓组在DSA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溶栓进行治疗,观测疗效。结果置管溶栓组:优20例(30%),良28例(41.8%),中15例(22.4%),差4例(6%),其总有效率为94%,并发症6例(9%),平均住院时间8 d。对照组的患者:优9例(15%),良13例(21.7%),中19例(31.7%),差19例(31.7%),其总有效率为68%,并发症6例(10%),平均住院14 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置管溶栓术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的缩短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放置临时滤器联合DSA引导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传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颈静脉放置临时滤器后,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静脉通畅评分及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尿激海用量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经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静脉通畅评分(3.67±1.35)分、静脉通畅率(72.03±7.65)%、尿激酶用量(253.64±56.94)万U、住院天数(12.39±4.56)d及并发症发生率[(出血(6.00%)、发热(4.00%)]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颈静脉放置临时滤器联合DSA引导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给药少、起效快、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行血管腔内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因介入手术穿刺股动脉后导致假性动脉瘤患者12例。在超声引导下使用Perclose ProGlide缝合器缝合医源性股动脉破口,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假性动脉瘤特征,比较术前术后股动脉直径。结果 12例患者瘤体最大直径为(42.32±13.81) mm,瘤颈直径为(2.40±0.49) mm,瘤颈长度为(5.89±2.37) mm,瘤颈内最大流速为(256.67±42.62) cm/s。11例患者成功经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缝合股动脉破口,1例患者成功穿刺股动脉破口后导丝无法选择入股动脉,行解剖股动脉修补术。11例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股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患者术后无复发、瘤体破裂及股动脉狭窄。结论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缝合术可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